营收净利增速跌至五年来最低,医美高价股锦波生物隐忧浮现

南都N视频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08-21 18:45

重组胶原蛋白的增长“神话”能否持续?近日,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锦波生物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锦波生物上半年总营收达到8.59亿元,同比增长4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增长26.65%。毛利率依然维持在90.68%的高水平,相比上一年微降。

不过,南都N视频记者梳理过去五年锦波生物的半年报发现,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从2023年开始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重组胶原蛋白是近年来最受资本市场追捧的网红成分,此前该领域另一头部企业巨子生物与华熙生物因重组胶原蛋白相关问题掀起舆论战,将这一成分是否遭遇资本过度炒作问题带到“聚光灯”下。

 

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增速超100%成潜力业务

从业务结构来看,占总收入超过八成的医疗器械板块收入达到7.08亿元,同比增长33.41%。该板块的毛利率高达95.04%,较上年同期增加 0.61 个百分点。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于单一材料医疗器械产品 的销售增长,其中,重点医疗器械产品是以 A 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植入剂产品(三类医疗器械)。值得一提的是,财报提到公司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全球化布局取得重要进展,获得泰国医疗器械注册许可。由此可见,锦波生物在海外市场有一进步布局。

财报显示,公司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聚焦纠正眼周鱼尾纹、眉间纹、额头纹, 推广自主品牌“薇旖(yi)美®”,并持续丰富“薇旖(yi)美®”产品体系,强化品牌建设,截至报告 期末,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超 4000 家。

财报期内,功能性护肤品的收入达到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2.39%。这部分业绩增长迅速,规模效应显著,毛利率为 70.78%,较上年同期增加 6.02 个百分点。 财报显示,功能性护肤品的销售分为两种,一是围绕公司创新材料优势建设自有品牌;二是围绕大客户需求,定向开发原材料并研发具备特定功能的护肤品。

另外一个业务板块是原料及其他,营收达到2677万元,同比增长12.4%。这部分财报特别提及“公司擅长研发并产业化原始创新的功能蛋白新材料,尤其是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该等材料制备的原料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营收和净利增速跌至五年来最低

锦波生物的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度增长。研发费用在今年上半年达到约4580万元,占到总营收的5.33%,去年同期这一占比为4.1%,同比增幅高达85.43%,财报解释为研发费用增长主要系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合作研究费用及临床试验费用增加所致。

但业绩高增长背后并非没有隐忧。南都记者梳理过去五年锦波生物的营收,发现其同比增速从2023年中期开始有明显下滑,同比增速从105.15%降至2025年中期的42.43%,为近五年来最低。同样断崖式下跌的还有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2023年中期和2024年中期起增速分别为177.66%和182.88%,2025年中期降至26.65%。

800x636_68a6f46fb1cfd.jpg?X-Amz-Content-

锦波生物五年来中报营收走势。

800x658_68a6f46fb389e.jpg?X-Amz-Content-

锦波生物五年来中报归母净利润走势。

增速放缓,锦波生物开始积极进行品牌推广,对应的销售费用也大幅增长。财报显示销售费用为1.8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7.77%。除了由于销售人员数量及薪酬的增加,公司持续投入品牌推广,相应会议展览等线下宣传推广费用、 线上推广费用增加等导致销售费用增长。与此同时,信用减值损失本期计提较上年同期增加1299.90%,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坏账准备相应增加所致。

 

引入外部投资寻找业绩增量

锦波生物也意识到了业绩增长放缓需要寻找新增量。今年6月,锦波生物宣布和养生堂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成为了公司第二大股东,而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持有养生堂98.38%的股权。锦波生物的公告提到,养生堂有限公司为公司在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商业化推广、市场战略 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赋能,在原材料、食品饮料添加、化妆品添加、药品开发、现有产品的商业化转化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人源化胶原蛋白等多个领域形成合作,从而帮助上市公司突破产能建设、产品商业化、市场渠道建设和管理等瓶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另外,锦波公司还表示,通过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一方面有利 于增加公司所有者权益,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公司经营层面的资金压力,减少公司后续的外部债务融资诉求,降低偿债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壮大公 司资金实力,通过资本结构的改善和流动性水平的提升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后续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据悉,锦波生物一直被称为“北交所第一高价股”,很大程度是搭上了这几年“重组胶原蛋白”的增长快车。近年来,医美、护肤领域的“网红成分”概念不断轮替,“玻尿酸”也曾一度让华熙生物经历了同样高增长红利,但在市场热度退去后,其业绩也进入了下滑通道。华熙生物更是在今年公开发文驳斥“玻尿酸过失论”,还点名炮轰几家券商炒作重组胶原蛋白概念。随着锦波生物这几年业绩一路攀升,市场也有声音质疑其营收结构过于单一,以及依赖“重组胶原蛋白”的概念热度。

从财务表现看,公司上半年依然保持高增长与高毛利,研发投入和国际化布局也显示出一定前瞻性;但与此同时,增速放缓、费用攀升以及对单一材料的依赖,也使业务的不确定性加大。在医美与功能性护肤赛道更新迭代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在概念红利与市场热度之间找到平衡,将科研优势真正转化为长期稳健的商业模式,成为锦波生物能否走出“爆款周期”的关键考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甄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