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南方都市报深圳叠B01版
当青春脚步遇上特区脉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21日起,福田区教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社发起“最潮中国观 福田少年行”活动,又有大动作啦! 40名中小学生将化身“城市解码人”,开启一场贯穿深圳45年变迁的沉浸式美育征途!
这不是传统课堂,而是一次人机协作的未来创作实验——少年们将在AI加持下,把城市记忆转化为数字艺术,献礼特区华诞!来自深圳市福田区10所中小学校的40名师生将组成“城市之美调研团”,通过四天的深度走访和艺术实践,用青春视角解读城市发展脉络,探秘深圳 45 载变迁,解锁特区人文密码,以少年笔触为深圳书写一份壮丽的人文画卷。
少年视角解码城市之美,美育实践引爆创新火花
本次聚焦于“城市之美”的“福田少年行”活动,是一次从教室延伸到城市的“美育课堂”,是福田美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磅实践,旨在让少年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创造”: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聆听者,更是未来的共创者!
调研团通过深度走访档案馆、艺术馆、科技中心等城市地标,调研团将探寻深圳45载变迁的精神密码——从特区初创的“限行之路”到摩天大楼的“云端视野”,每一站都凝聚着人文厚度与时代脉动。学生们将亲手操作AI技术,在深圳大学人机协作创作数字美学作品,把城市记忆转化为未来蓝图!这不仅是美育课堂的升级,更是一场青春与城市的深情对话。
为什么必须关注?三大亮点升级时代美育
本次调研活动有三大亮点:
名人破圈互动:全国道德模范、 “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陆建新担任导师,为福田中小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美育课堂,以亲历者身份讲述深圳地标崛起背后的奋斗史诗。这已不是普通讲座,而是一次与时代匠人的深度对话,一堂关于坚守、创新与极致追求的“美育金课”。
科技赋能美育:AI创作不再局限于高校实验室——南都AIGC团队携尖端工具走进深圳大学创作空间,带领中学生玩转人工智能短视频制作。这是生成式技术下沉至基础教育实践现场,让美育创作同步时代,真正实现“用未来工具,表达未来城市”。
全景城市穿越:一条路线读懂一座城:从档案馆的历史文献到平安金融中心的云端俯瞰,从华强北的科技嬗变到河套合作区的未来蓝图。四天行程横跨深圳45年发展历程,构建出一套“行走的、全沉浸的、可感知的”城市美学通识课程。
深入时代现场调研城市美学,与福田发展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本次“城市之美”调研活动,深入时代现场调研城市美学,与福田发展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牢牢锚定“湾区智创高地、国际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规划了“三大新引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和环中心公园活力圈,独具“金融+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鲜明优势,同时拥有博物馆、艺术馆等现代化文化设施群。这一多元、高端、融合的城区生态,不仅构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更形成了开展城市美育的独特场域和丰富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档案馆、深圳市博物馆、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博物馆全程提供学术与场地支持,打通历史、文化与科技多维课堂;中国平安开放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云端观景资源,助力学子俯瞰城市脉动;深圳大学深度参与,开放人工智能与城市视觉艺术科研实验室——政、企、校、媒多方协同,以顶级资源配置保障少年探索之行,赋能城市美育新范式。
让福田少年化身城市历史的解码人、当下美好的发现者与未来蓝图的共创者
今年3月,深圳市教育局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性推出“美育一件事”专项行动,倡导以“小切口”推动“大美育”,引导学生通过持续做好一件事奠定人生审美底色。福田区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立足中心城区的战略定位与资源禀赋,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区域实践。
此次“城市之美调研团”活动,真正让福田少年化身城市历史的解码人、当下美好的发现者与未来蓝图的共创者。福田学子以一场融汇科技、艺术与思考的青春行动,为城市献上一份深情礼物,也为深圳的美育创新与实践写下生动篇章。
主办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 南方都市报社
支持单位:
深圳大学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档案馆
深圳市博物馆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博物馆
南都融媒出品
编辑:李思萌
记者:周正阳 谢粤蕾
摄影:刘有志 霍健斌
设计: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