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太会撩!广州博览会变未来体验舱,新质生产力秒破圈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8-22 20:02

8月22日,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B区拉开帷幕,在市财政首次实现“零投入”的情况下,坚持市场化模式拓展办展,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50%。

今年,以“双向赋能促循环,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广博会紧密对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较往届实现了多个突破: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和机器人表演专区、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首次覆盖新质生产力多场景应用,并首次举办新质生产力新企新品发布会。

图片

今年广州博览会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图为现场展示的低空飞行器。

展览整体扩容提质增新意

今年的广博会设置了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区、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品质生活主题展区等4个展区、共18个展馆,内容涵盖创新发明、城市更新、汽车后市场、消费帮扶、包装、养老健康、医疗、礼品家居、文创IP、工艺美术等专业展。

整体展览面积同比增长超50%,不仅在于部分原有专业展扩容提质,还增添了不少新的展览内容。

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也同期在此举办。国际发明展展览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包括国际展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区、国防科技创新展区、高等院校科研成果展区、创新大师(工匠)发明成果展区、绿色生产和新材料创新展区、青少年发明创新展区,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专题展区等多个特色主题展区。

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老博会”)是每年广州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迎来第九届。老博会也推陈出“新”,聚焦“银发经济新赛道、新科技、新消费”主题,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以“智慧养老展区”为核心展区,增设智能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了全球首款搭载大模型的具身智能心理健康机器人、智慧陪伴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多款新型机器人及智能助行外骨骼。

图片

天河企业展示的AI中医智慧产品,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体验。

同期举办的专业展——2025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医博会”)同样受关注,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在此集中展示。

在前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处处长邓锡金介绍,作为全国首个由卫健部门牵头的医博会,广州医博会创新推出四级巡馆模式,以全国首个政府牵头的研究型医院联盟为依托,精准连接医院与企业,开启院企合作新模式。“四级巡馆”模式,即政府领导巡馆团、医院院长巡馆团、顶级专家巡馆团、企业家巡馆团深入展区参观交流,联盟将收集巡馆信息和成果,跟踪合作项目,提供全程支持,确保合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外,广博会还首设消费帮扶专展,持续发挥大湾区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和“食在广州”的文化底蕴优势,吸引了来自80个地市、超过320家企业踊跃报名。

首设机器人表演专区上演智趣盛宴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广博会的一大展览核心。展会特设广州新质生产力展区,集中呈现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走进天河展区,一个身形灵活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观众目光。只见它小步向前、挥臂致意、优雅迎宾,萌态十足。

“大家好,我是高擎机电的小海,很高兴参加第33届广州博览会。”机器人“小海”向观众打着招呼。高擎机电是一家总部位于天河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具备机器人本体研发、减速机、电机、FOC算法、驱动器、运动控制算法等全套机器人技术,实现所有产品全链条自产自研,领先行业达到稳定量产。

高擎机电市场总监谢俊金表示,天河有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良好的科研氛围基础,集聚较多的数据算法工程师、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等人才队伍,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丰富,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试验场”。

图片

在广州天河展区,市民与人形机器人亲切互动。

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高擎机电机器人就凭借萌感外形与超稳步态火速出圈。当天现场展出的5款型号机器人均是“小个子”,参加过运动会的“小海”身高89CM,差不多是2岁儿童的身高。

今年广博会的机器人远不止这些。首次设立的机器人表演专区,汇集了近150个机器人,轮番上演智趣盛宴,吸引了一大批家长携小孩入场参观。既能看到灵动的跳舞机器人,通过AI识别音乐快速匹配舞蹈动作;也能看到AI中医机器人,快速精准采集舌象、脉象,给出专业的健康建议;还能体验精准分析棋局的下棋机器人,感受到与机器人高手过招的新奇刺激。

图片

机器人表演专区里,各类机器人同台“斗舞”。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一项项来自前沿赛道的硬核成果“新”意十足。首次与广博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参与,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这意味着,广博会将带来技术贸易的促进作用,为大量发明成果找到合作伙伴和市场,甚至促成巨额技术交易与投融资。“这次的参展体验是超预期的,我们找到了潜在的合作伙伴对象,也学习了更多行业的发展成果,”广州德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凌琳表示。

区域协同从传统走向创新产业

聚焦对口协作,实现双向赋能,是近年来广博会秉持的传统特色。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协作办公室获悉,广博会聚焦“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已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充分展示帮扶协作成果成效,为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赋能增效。

湛江吴川市展馆是当地借助白云区对口帮扶协作平台,集中展现两地协作下吴川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实践,并努力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走进吴川展馆,时尚鞋品、高品质羽绒及制品、金秋特色月饼、便捷预制菜……产品从吃到穿,琳琅满目。

“吴川是中国月饼之乡、羽绒之乡和塑料鞋之都,今天我们将三大传统产业‘家底’都搬出来了”,吴川市科工贸和信息化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今年累计有15家当地优质企业携各自看家产品参展,不仅体现了吴川扎实的产业基础,更展现了当地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塑造上的用心和努力。记者现场看到,传承百年工艺的饼业公司,结合年轻人口味研发的五仁金腿大月饼、奶酥斑斓月饼等新品,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市民驻足品尝。

图片

走进吴川展馆,各类特色产品琳琅满目。

区域协同发展的活力,也从传统产业走向创新产业。开幕式上,由广州市协作办公室、中国发明协会、京东工业共同发起,联动广州与对口协作地区、国内合作城市的市(区、县)产业园及科创示范企业,共同签署了“百园千企”畅通国内大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协作框架协议。这将通过技术共享、产能协同、市场互通,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吴朝晖看来,发明展与广博会“双轮驱动”,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发明展为协作地区提供技术支撑,广博会开设消费帮扶专展推动产品互通,通过“双向赋能”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联动,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湾区辐射带动能力。

另一方面,发明展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与孵化,广博会推动场景应用与产业转化,共同打通“实验室-产业链-市场”闭环,实现创新引领与市场化协同发力。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协作宣 谭学英 陶丹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邹卫 部分由主办方、受访者供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