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州地铁五号线上,有位小朋友自觉擦干净了洒在地上的饮料,此举获得众多网友点赞。8月23日,这位小朋友被找到了,是一位新学年将就读小学五年级的男生,他说这么做是因为担心乘客会摔跤,并表示“我只是做了一名小学生该做的事”。
视频里,小孩哥擦地板的样子很认真,也很负责。自己弄洒了的饮料,自己来解决问题,这就叫“从小就有公德心”。网友点赞他,是因为他首先能够为别人着想,其次是把自己纳入群体之中,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小孩,就觉得可以躲避责任。要知道,有些成年乘客弄洒了饮料,也可能漠然处之,扬长而去。
在低龄群体中,这种有主动意识和责任感的小朋友,通常都会得到青睐。主动做作业、主动做家务、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不用别人催促的孩子,对人有良好的态度,对己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表现会被认为从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人们都相信,未来社会有这样的孩子顶大梁,一切都有希望。那些为之点赞的网友,出发点何尝不是期望生活里看见的、遇到的,都是这样让人欣赏的孩子。
有一说一,很多大人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表现,都不如这位小朋友。手机外放音量太大、打电话声音震耳、吃气味很重的食物、躺座椅上睡觉等等,虽然这种现象不算多,但往往令人侧目,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广州这位小朋友的做法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成年乘客的不堪。媒体上传播这条视频,也算是对某些成年乘客的教育与提醒——在公共场合,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任性而为。
希望找到这位小朋友的网友,动机很简单,就是想看看他的样子,听听他怎么说。现在,他的样子被看到了,一个周正帅气的小男孩,他的回应“我只是做了一名小学生该做的事”,这样的回应既朴素也真实,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说话的口吻。找到他的网友们,不排除有人会将视频发给与他年龄相近的孩子们看看,榜样不分大小,做了分内的好事,一样也可以成为榜样。
人们会期待,每个孩子在面对类似事情时,都能如地铁上擦地的男孩一样,及时、妥当地处理好。如此做,并非为了获得表扬和掌声,而是大家都默认有素养的人应该这么做。我们也相信,绝大多数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下,都能够做到守秩序、讲公德、有爱心。所以,在表扬广州地铁擦地男孩的同时,也要有平常心,把这件事当寻常事,毕竟,这本来就该是最为正常、最为常见的社会景象。
批评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点赞那些主动维护公共场所他人利益的做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社会公众能享有一个文明的环境。什么时候,当人们对一个人参与这一文明环境的建设习以为常时,那或许才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已经达到、实现了这一目的。 □韩浩月
编辑:何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