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如何变资产?专家详解便捷融资背后的规范与责任

南都N视频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8-24 09:43
图片

在当今社会,信用体系正深刻影响着经济运行和个人生活。从信用贷款的合理运用,到失信后的信用修复,再到诚信理念的广泛树立,每一个环节都与政策紧密相连,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作用。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广东企业诚信建设大会上,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专家、金融机构代表围绕“信用如何转化为资产”展开深度解读,拆解信用融资的实操路径,同时明确便捷融资背后的规范要求与企业责任。

对企业而言,良好信用是打开融资大门的“金钥匙”。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专家在主题分享中指出,“广东有700多万家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而信用信息不对称、信用状态不佳是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帮助企业将信用转化为融资优势,国家发改委建设了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帮助中小微企业以“信”换“贷”,就是以信用换取贷款。

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作出部署。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强化信用信息应用,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信息、信用评价结果、分析报告等将为各地金融机构实施客户管理、创新产品和动态管理信用风险提供有效支持。不但可以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打造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针对中小微企业主、农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开发出更多细分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

然而,当前信用信息使用仍面临较多难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个人或企业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失信行为,影响自身发展。“失信”了怎么修复?对信用信息公示内容、公示期限、信用修复结果等存在异议的,怎么办?专家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的最新政策进行解读。202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提出十方面举措,直击信用修复难点堵点,旨在构建统一规范、协同高效、便捷通畅的信用修复新格局。从统一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到简化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再到健全异议申诉处理机制,让信用修复更高效、更可及,能够帮助更多暂时跌倒的经营主体轻装上阵、重返赛道。上述专家指出,信用修复申请可在“信用中国”网站进行。专家特别提醒,警惕各类“征信修复骗局”,避免因不当操作进一步损害信用,错失融资机会。

如何将企业无形信用,变为有形财富?金融机构的特色产品与服务,让“信用变资产”有了具体落地场景。在2025年广东企业诚信建设大会的银企对接专场环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广州“信易贷”平台运营方——广州金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信用贷款产品和相关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路径。

如,农发行广东省分行重点推介了政策性金融产品,执行保本微利的优惠利率,涵盖涉农产业园、农产品仓储物流、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广州“信易贷”平台通过将各大金融机构的产品按场景进行分类,便于企业快速定位合适的产品,包括税金贷、流水贷、房抵贷、知识产权贷、创业贷等。

值得注意的是,便捷融资并非“无门槛”,规范与责任是“信用变资产”的前提。在 2025 年广东企业诚信建设大会现场,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抵制 “内卷式” 竞争 促进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同时向全省企业和企业家发出行动倡议:一是强化企业制度建设,把诚信理念贯穿到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覆盖生产、销售、服务等的一系列信用管理制度,夯实诚信体系根基。二是借助科技创新力量,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建设更高效、更智能的诚信管理体系,提升诚信管理效能。三是做实诚信文化培育,让“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铸就企业诚信品质。四是筑牢合作共赢理念,自觉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严守依法合规底线,自觉抵制各种“内卷式”竞争行为,携手共建诚信生态。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合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深化诚信理念传播,完善信用服务体系,为擦亮“信用广东”金字招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