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福田少年持续探索城市之美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8-24 14:07


怀揣对城市建筑肌理与文化脉络的热忱,8 月 23 日,福田少年行 “城市之美调研团” 继续踏上探索旅程。学子们先是走进深圳地标平安金融中心,对话 “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陆建新,在建筑美学与奋斗精神的碰撞中触摸城市脉搏;随后漫步中部“五园连通” 生态廊道,感受自然与都市的共生哲学;最后探访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远眺深港协同发展的科技未来,全方位解码深圳的多元魅力。

图片


登平安金融中心:解锁建筑里的奋斗密码

上午,少年们抵达平安金融中心。这座高达600米的深圳第一高楼,以其巍峨身姿俯瞰整座城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登上前往观光层的电梯,他们不约而同地盯着显示速度和高度的屏幕,感受每秒10米的上升速度。抵达116层后,透过宽广的落地窗,现代都市的规划之美、建筑地标的力量感与韵律感尽收眼底。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交织成一幅动感十足的都市画卷,让他们真切领略到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此外,学生们还近距离参观了阻尼器的构造。

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八卦岭校区的金可馨感叹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深圳市,“它让我体验到了深圳的现代化和深圳速度,以前以为它只是个高楼,现在才发现,原来它也代表了深圳现代化的成长。”

图片


紧接着,全国道德模范、中建钢构首席专家,有“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之称的陆建新为福田少年们分享自己建造摩天高楼的故事。他在建筑领域坚守40年,从一名普通测量员一路成长为行业翘楚,亲手参与打造了深圳国贸、地王大厦、平安金融中心等一座座刷新城市天际线的地标建筑。陆建新将自己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从初来深圳时的艰难创业,到见证并引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落后到领先世界的跨越。他分享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代建筑人披荆斩棘、铸就辉煌的集体记忆。学生们听得入神,他们从陆建新的故事中读懂了奋斗的力量,领悟到城市建设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在陆建新的指点中,少年们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穿越时空,回望深圳往昔的模样。当昔日的东门老街展现在眼前,对比今日的繁华盛景,学生们惊叹不已。一位学生脱口而出:“那里是麦当劳,再过去就是太阳百货了,原来老街以前长这样,现在可太商业化、现代化了!” 这样的感叹在学生间此起彼伏,他们发现,尽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往昔的轮廓依然依稀可辨。在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中,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归属愈发强烈,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少年们提问声不断,他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一个个充满好奇的问题。“陆爷爷,您刚来深圳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那么高的大楼上工作,您害怕吗?”陆建新一一耐心解答,深入浅出地为少年们剖析建筑背后的原理。交流结束后,少年们依依不舍,纷纷围住陆建新,请求合影留念。陆建新一一满足与孩子们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记录下这充满意义的瞬间。

图片


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陆建新与少年们的互动,恰似工程师与青少年的坦诚对话,又如祖辈与孙辈的温暖谈心。深圳的上一代脊梁,将对城市的深情、对建筑的执着,传递给下一代。少年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从“外在浸润”到“内在认同”的转变,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在心底牢牢扎根。

少年们还深入了解了陆建新及其团队在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道路上的探索。他们为中国建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崛起历程感到无比自豪,更为自己能成为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者而倍感荣幸。

漫步生态绿廊,读懂都市与自然的共生智慧

午后,调研团的脚步转向深圳的 “城市绿肺”—— 中部 “五园连通” 生态廊道。福田区通过远足径、郊野径和公园园道无缝连接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和银湖山公园,采用“廊桥生态缝补+地面慢行贯通”方式,通过鲲鹏径一号桥、北环珍珠岭天桥、莲花山和笔架山幸福廊桥缝合山林生态断点,使五园互联互通、连片成网。福田学子们穿过“五园连通”的桥道,亲眼目睹与自然景观互相交织的活力商圈和幸福社区,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的描述在他们的脚步中,眼帘里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图片


在莲花山上画下深圳市俯瞰图景的红岭教育集团华富实验学校学生方梓涵,认为此次活动特别有意义,“我们不仅在莲花山写生,我还想画下高楼视野下深圳的不同景观。”这位热爱绘画的同学还告诉记者,未来希望到西涌等地写生,创作一系列深圳现代化风景图,用画笔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美丽。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碧海校区的李玥彤也补充:“在莲花山可以感受得出深圳市的绿化做得很好,注重环境保护,绿植茂盛。”

聚焦“河套”,远眺深港协同的科技未来

随后,调研团将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这一代表深圳未来科技方向的重要窗口。在展厅内,少年们通过高清影像资料、动态演示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系统了解合作区的协同发展机制: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优势互补,在科研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搭建起高效桥梁;同学们还通过展厅中的望远镜眺望深港交界的宏伟景观,透过镜片,深港交界的园区风貌、跨境交通网络清晰可见。少年们轮流眺望,在远眺中想象未来深港科创合作的无限可能,真切触摸到 “科技与未来之美”。

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福保校区的陈子昂在参观后表示:“这里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能够深切感觉到深圳和香港两地交流合作、一起发展努力的共同成果。”他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描述为“一个环境与人文完美碰撞、兼具生态与经济的美好产物。”

图片


一天的探索之旅虽已结束,但深圳的建筑高度、生态温度与科技速度,却深深烙印在少年们心中。这场旅程,不仅让他们见证了城市的外在魅力,更让他们读懂了城市的精神内核——奋斗、创新、共生。而这份对城市的认知与热爱,也将成为少年们未来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主办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  南方都市报社

支持单位:

深圳大学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档案馆

深圳市博物馆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办事处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博物馆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谢粤蕾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赵炎雄 刘有志 霍健斌 实习生 程佳丽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