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汪雅云 通讯员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 8月23日至24日,广东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邀请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测试赛在广东激流回旋赛场正式开赛,来自全国25支队伍的近百名顶尖运动员在湍急的流溪河水域展开巅峰对决。
本次测试赛对标全运会标准,共设6个项目,包括:男子单人皮艇、女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女子单人划艇、男子极限皮艇、女子极限皮艇。
女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皮艇、女子单人划艇、男子单人划艇4个项目在23日率先开赛,运动员在225米长的赛道上穿越18个随机设置的水门,以最短时间完成高速过弯与逆流回旋。考验着运动员的体力、技巧与应变能力。
24日上午进行了极限皮艇项目的比拼。与传统竞速不同,极限皮艇采用4人同场对抗模式,选手需在短道激流中灵活变向、超越对手,胜负仅在毫厘之间。该项目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竞技水平。
广东激流回旋赛场始建于2001年,曾承办九运会、亚运会等国内国际赛事,在十五运会中将作为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比赛的承办场馆。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广东激流回旋赛场迎来全面改造升级,本次改扩建工程因地制宜,让赛道功能与自然共生,处处充满巧思。
主比赛道长225米,平均宽度10.6米,设置4个回旋放大区域。赛道充分尊重场地条件,被划分为热身区、赛事区、放松区及回收区,形成完整的训练闭环。赛道因地制宜,依托流溪河南侧上下游4米天然落差构建水流动力系统,既避免水资源浪费,又实现赛道动力的可持续供给。同时场馆还新增顶管蓄水装置,可提前储备水源,应对枯水期水位低、引水流量不足问题,确保全年90%以上天数具备稳定竞赛条件。此外,场馆创新引入智能传送系统,通过终点传送带快速转运运动员,单次节省5-8分钟。同时,此举使得观众区与运动员动线实现了科学分隔,既保障安全,又避免人流交叉干扰。
此次测试赛不仅是各路劲旅检验训练成果的“模拟考”,更是熟悉全运会场地流程与环境的绝佳机会。深圳市激流回旋队女子单人划艇运动员张紫玲表示:“赛道升级后,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出了更高挑战。同时,与其他队伍优秀选手同场竞技,收获很大,回去以后会加强训练,争取在十五运会正赛中取得理想成绩。”广州市激流回旋队男子单人划艇运动员王皓也表示:“测试赛相较平日训练,心态上还是有些不同。虽然赛道很熟悉,但是水门位置每日动态调整,我们必须将技术动作打磨至极致,才能在比赛时稳定发挥。”
本文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