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越音莲塘口岸快闪,深港旅客七夕前邂逅戏曲盛宴

南都N视频APP · 罗湖大件事
原创2025-08-25 13:47

“雾月夜抱泣落红,险些破碎了灯钗梦……”深圳市粤剧团金奖演员苏小惠的一曲《紫钗记》,声腔婉转,穿透了莲塘口岸入境大厅的喧闹。香港旅客陈女士蓦然驻足,行李箱滑轮声戛然而止。

8月24日上午11时,应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邀请,一场以“‘粤’听‘越’好听”为主题的戏曲快闪活动在此上演,粤剧与越剧两大非遗艺术联袂献艺,为莲塘口岸通关五周年注入国风雅韵,更在七夕前夕架起深港文化共鸣的桥梁。

图片

图片

双剧碰撞:经典唱段点燃口岸人文温度

活动由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莲塘街道联合莲塘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深圳市粤剧团、华韵越剧团策划,香港深圳莲塘同乡会鼎力支持。深圳市粤剧团以铿锵之韵唱响岭南经典,《紫钗记》选段激昂动人,一曲《分飞燕》更勾起无数港人乡愁,有旅客情不自禁轻声跟唱“分飞万里隔千山”。华韵越剧团则带来江南灵秀之气,《十八相送》婉转缠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旋律响起,不少年轻观众随之哼唱,让来自上海的李小姐感叹:“吴侬软语与粤韵同台,竟如此和谐动听!”

压轴环节,两剧团首次跨界合作,岭南名曲《彩云追月》中,粤剧武戏的飒爽刀马旦与越剧水袖翩跹共舞;广为传唱的粤语金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更引发全场大合唱,普通话与粤语声浪交织,口岸大厅的穹顶下涌动情感热流。“粤剧的包容性与越剧的细腻在此刻完美交融”,刚获全国“青春梨园群英会”金奖的苏小惠坦言,“双非遗戏剧的创新合作,让传统文化迸发出了新火花”。

口岸赋能:文化流量激活消费新场景

莲塘口岸作为深港“一小时生活圈”核心枢纽,2025年暑期单日客流峰值达11.7万人次,港澳居民占比近八成。本次活动延续“文旅促消费”战略:入关旅客看完快闪顺道在口岸商业城品尝广式茶点,路边的接驳巴士“点对点”载你畅游罗湖,乐享购物,实现艺术传播与商业转化深度结合。

“文旅是流量型城市的入口”,莲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继2024年粤剧快闪之后,本次引入越剧元素,也意在拓展长三角客源市场,推动“口岸+戏曲+山水”特色IP升级。“随着粤剧锣鼓与越剧丝竹在此交汇,我们有信心以深港共同的文化记忆凝聚人气,将莲塘口岸打造为大湾区文旅融合的活力标杆。”

72岁的黄先生与太太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欣慰地说:“《紫钗记》是乡音,《万水千山总是情》是乡情,在口岸听戏,就像推开家门一样亲切!”

曲终人未散。

40分钟的快闪虽被川流不息的通关人潮逐渐淹没,但余韵未绝。一位推着行李车的香港阿婆仍轻声哼着《分飞燕》,她拉住志愿者笑问:“听日仲有冇‘林妹妹’睇?我今日真係好高兴!请你饮奶茶贺一贺佢!”

深港文化的温度与经济的脉动,在七夕前的莲塘口岸再次共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陈兵

编辑:林敏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