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岭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纪念展“拾级而上”在深圳开幕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8-25 22:31

8月23日,“拾级而上”——泓岭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纪念展在深圳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艺术精品,全面呈现了该美术馆十年来的学术积淀与收藏成果。展览展出了包括馆藏珍品沈宗敬《云壑飞泉图》、徐悲鸿《双喜图》、关山月《南洋女孩》、李可染《牧笛图》、潘絜兹《芙蓉如面柳如眉》等经典力作,同时呈现了李一、晁岱双、况尉、薛帅杰、祝帅、阴澍雨等四十余位当代艺术名家的新近创作。时间跨度从明清至今,构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

800x600_68ac2c08d4ef7.jpg?X-Amz-Content-

800x600_68ac2c09cd797.jpg?X-Amz-Content-

展览主题“拾级而上”取自《礼记·曲礼上》,寓意艺术创作与机构发展如同登山,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展厅中,观众既能欣赏到传统笔墨的深厚底蕴,又能感受到当代艺术的创新活力。徐悲鸿笔下栩栩如生的喜鹊,关山月描绘的南洋风情,李可染渲染的田园诗意,与当代艺术家们的探索性创作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中国艺术传承发展的生动脉络。深圳市泓岭美术馆馆长曹琳琳表示:“十周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学术立馆’的宗旨,为公众呈现更多高质量的艺术展览。”

8月24日上午,在展览现场还举办了“拾级而上——泓岭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纪念展”艺术家座谈会,座谈会就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公共服务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阴澍雨教授指出:“泓岭美术馆的特色在于深度参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不仅提供展示空间,更成为艺术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观点得到与会艺术家的普遍认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祝帅表示:“美术馆的收藏体系不拘一格,涵盖各个门类与风格,这种开放性形成了独特的运营模式。”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当代书法教研室主任况尉指出:“美术馆今后需要更加注重学术发展的前瞻性,通过提前规划系列选题和主题展览,持续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公众吸引力,让更多慕名而来的市民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展览获得艺术滋养。” 中国国家画院王谦教授则强调了美术馆的三个坚持:“一是坚守策展初心;二是与艺术家建立深厚友情而不限制艺术面貌;三是具备开阔的胸怀和未来视野。”

清华大学教授薛帅杰特别提道:“泓岭讲堂成功整合了学术资源,让老师学生共同参与。这种模式实现了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共赢。”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晁岱双从市场角度分析:“艺术离不开市场,艺术家离不开展览推动。泓岭十年来的实践让各方共同获益,使艺术家能够更专注于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一教授回顾了美术馆的发展历程:“在当代美术馆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泓岭虽然规模有限,但凭借文化情怀和家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坚持办学。”他建议未来可以“与各美术学院合作教学展,与荣宝斋联合举办藏品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曹琳琳馆长表示:“通过今天的座谈,更加坚定了做美术馆的意义。过去十年我们跌跌撞撞走来,深知跨界是个简单的词但不是件简单的事。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继续探索艺术与更广阔领域的融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