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肇庆“企业·市长直通车”平台上线。数据显示,2024年到今年上半年,“企业·市长直通车”共接到超过3.5万宗企业诉求,已办结诉求的企业满意率始终稳定在99%以上。这个被称为“开”进了企业心坎里的平台,究竟如何破解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难题?记者深入调研发现,肇庆正在探索一条以数字化改革重构政企关系的新路径。
促进产业链对接,上线新能源产业名片事项
事实上,肇庆市通过“企业·市长直通车”搭建起市县一体化诉求服务体系的意义不只体现在企业“疑难杂症”的高效解决上,还体现在主动服务企业、提前“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上。
肇庆兆阳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阳装备”)是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项目也是肇庆新型储能产业的重点项目。企业落户肇庆后因本地资源不足,发展遭遇“水土不服”。为此,兆阳装备通过“企业·市长直通车”提交了希望政府部门助其解决本地资源对接问题等诉求。
万企中心作为诉求承接部门,马上派专员对接企业,结合企业诉求与工信等部门研究解决对策。同时,万企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协助兆阳装备先后对接本地10余家商(协)会及2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并围绕相关产业链开展对接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在肇“朋友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肇庆有较多新能源企业在“企业·市长直通车”平台提出“供应链对接需求”。对此,市政务和数据局(市万企中心)聚焦肇庆“两新一电”产业发展大局,联合工信局、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先后组织了产业链对接大会、北汽广州公司整车企业供应链对接等服务活动,并在“粤商通”上线新能源产业名片事项,促进本地超20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交流合作发展。
[进阶]
将推出“一件事”服务套餐,接入“湾事通”平台
数字化政府的打造对肇庆营商环境带来“质变”。比如早于2021年就上线的“全肇办”,上线运行以来,累计推广到2.1万多家企业使用,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从460多项压减为200多项,压减比例超50%。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肇庆居第二档次,连续5年保持全省前列;肇庆连续两年制造业招商引资超千亿元,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招商地市。宁德时代在华南地区最大的储能电池基地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4个月,维力医疗、耐特高端电子等项目落户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从洽谈到签约不到1个月、从签约到供地仅用1个月。2024年,肇庆全市经营主体突破40万户,新增个转企数量增长26.8%。
近日,肇庆印发《肇庆市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按照总体规划一盘棋、一体化的建设思路,聚焦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与产业发展、数据底座与共性能力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五大创新领域,部署了49项建设任务,目标是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且可复制推广的“小而美”数字化创新场景,助力数字广东建设。其中,在数字政府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方面,肇庆将升级市统一申办平台,推出“一件事”服务套餐,接入“湾事通”平台,实现跨境服务互联互通,让办事更高效。建设智慧大厅、掌上服务矩阵、智能监管体系等,整合移动政务服务,让政府服务更智能。肇庆还将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打造“数字驾驶舱”,实时展示城市运行情况,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微评]
更智能的政府服务 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肇庆数字化改革实现了三重突破:打破“九龙治水”的传统治理格局、构建“主动破题”的服务范式以及激活数字化治理的乘数效应。当200家新能源企业通过“粤商通”实现供应链对接,当宁德时代项目创下14个月投产纪录,当一个个企业诉求转化为项目审批材料的压减、行政效能的提升——肇庆不仅树立了大湾区政企协同的“创新标杆”,更以数字化改革重塑了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范式:将企业痛点转化为治理支点的智慧,正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生动注脚。
统筹:蔡雯 董淑云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蔡雯 实习生 李婷 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