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之星”专访:会展4.0时代,琶洲将迎更多全球卖家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8-26 19:47

广州琶洲,一个新的产业高地崛起于珠江南岸。不同领域的人在此倾注精力,历时数十年共同打造了一座融合会展、电商和数字经济的新功能区。南都·琶洲π特别策划“琶洲之星”系列人物专访,聚焦琶洲典型领域的典型人物,与你一同看见“人才的力量”。

1999年,王照云初次接触会展业。2019年,他所创办的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鸿威会展”)已经成为全国展览举办数量排名第一、年度展览面积全国第三的会展业龙头企业。

20年时间里,王照云的会展事业与广交会的发展同频,从广州越秀转移至海珠。海珠琶洲成就了他的会展事业,他也为琶洲的会展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会展是琶洲的核心产业、突出标志,王照云的身上有一份琶洲会展业的发展故事。

图片

王照云,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游艇行业协会会长。

 

加入世贸促跨越式发展

广交会进入“琶洲时代”

王照云第一次接触会展是在1999年3月。当时,他参与了广州国际计算机展览会的举办。“那时,我国的会展业刚起步,民营会展企业少,展览面积小。”王照云回忆道,当时200个展位的展览已算大型了,不像现在一个大型展览拥有2万个展位。

王照云在会展企业从销售岗位干起,做到项目经理,再成为公司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会展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判断中国的会展业将会迎来巨大突破。2002年,他决定单干,成立了广州市鸿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当时,发生的另一起重要事件坚定了王照云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信心。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开放会展业,中国入世向外界释放了强烈的积极信号。”王照云回忆,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全球大量的会展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面对会展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彼时在越秀流花路举办的广交会面临着一些基础设施的难题。在这方面,王照云有亲身经历。鸿威会展举办的文化娱乐和游艇主题展览会需要用车辆将游艇运送至展馆内。“这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展馆周边有许多的高架桥。”

当时,广州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推进琶洲展馆的建设。2004年,广交会部分展览搬至琶洲举办。王照云是2008年才将展览搬到琶洲,这一年也是广交会全部展览整体搬至琶洲的重要时候,大件物品运抵展馆的问题迎刃而解。

图片

2025广州国际台球及配套设施展现场。

琶洲的会展展馆以及周边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多年时间。“琶洲的会展展馆非常有气势,但周边的基础设施还没及时跟上。”当时,王照云将公司放到了天河,“因为交通拥堵,过来琶洲展馆需要个把小时。”他说道,现在再从天河往琶洲展馆,只需要不到20分钟。

 

琶洲会展将进入“4.0时代”

会展企业与时代发展同频

琶洲会展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我们见证了琶洲会展业的发展,而它代表了国内会展业。”从事会展业20多年,王照云通过对琶洲会展业的深度观察,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从1.0至4.0。

“在2010年前,琶洲会展业属于1.0时代。”王照云解释道,除了广交会之外,其他的展会基本都是广东省内企业参与,包括参展商和采购商,展览的规模不大。

“2011年至2019年,琶洲会展业迎来2.0时代。”王照云认为,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琶洲展馆和周边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二是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极大程度降低了沟通成本。“在这一阶段,更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来琶洲参展,而采购商开始国际化。”

“琶洲的会展业正处3.0时代,显著的特征是全球的采购商都来了。”王照云说,琶洲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商品“卖全球”的平台。他研判,在不久的将来,琶洲会展业将迎来4.0时代。“在这一阶段,世界各地的企业将来琶洲参展和采购。”

在琶洲会展业发展的多个阶段里,鸿威会展举办的展览的规模和所展出的商品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科技元素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丰富,采购商越来越国际化。”会展业被誉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鸿威会展举办的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亚洲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上,王照云深刻感受到国内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这些都在展出产品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今,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的面积规模已经达到30万平方米。“这比全球排名第二的同主题展览高出了10万平方米。”王照云感慨道,该展会刚起步时才100个展位,而现在已经拥有接近1万个展位。“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采访中,王照云特别感谢琶洲给予了鸿威会展发展的机会。2014年,也是鸿威会展将展览业务从越秀流花路搬到琶洲后的第6年,鸿威会展从一家公司升格成为一个集团。围绕着会展业务的需要,鸿威会展还先后成立了多家科技公司,业务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展会现场所展出的前沿产品预示着将来市场的演进方向,鸿威会展提前布局了科技业务。

图片

2025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现场。

据介绍,鸿威会展每年在琶洲举办展览的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这一展览面积比部分省会城市全年展览的面积还要高。”据王照云估算,每年鸿威会展为琶洲地区带来100万的人流量。在鸿威会展搬至琶洲的这17年时间里,公司累计办展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早在2019年,鸿威会展展览举办数量已达全国第一,年度展览面积全国第三。

 

琶洲是世界级的平台

建议提升旅游接待、国际化服务能力

坐落于珠江前航道南岸,地处广州核心区域,当今的琶洲产业已不仅是会展业“一枝独秀”。在会展展馆建成后,广州连续在琶洲规划建设了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多种功能的集聚,让琶洲成为广州寻找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宠儿”。

在王照云看来,无论是会展、电商还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琶洲发展的指向一直是明确的,这是他喜欢琶洲的一个原因。“以琶洲为中心,向全球输出中国优秀产品。”王照云认为,无论是通过会展,还是通过跨境电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让企业在琶洲接触世界。

对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至少三分之一为商业,三分之一为生活,三分之一为制造。”王照云认为,其应当与琶洲的会展业结合起来,这将使琶洲更具发展潜力。

图片

王照云在2024世界工业装备及材料供应链博览会现场。

“琶洲是一个世界级的平台,广交会展馆已经是全球体量最大的会展展馆了。”王照云认为,只要琶洲抓住了会展的核心,吸引了全球的采购商,那么会继而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接触并了解全球采购商对琶洲的感受,王照云说,“许多的采购商来到琶洲参加会展后,都表示十分满意。这里吃穿住行不仅便宜,而且质量好。”

“但是,”王照云认为,琶洲会展业要步入4.0时代,要吸引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还有一些需要提升的方面,主要指国际化服务方面,例如便捷的支付、顺畅的语言沟通等。”

“企业一般将员工安排参加会展与给员工公费放假旅游结合在一起。”所以,会展业涉及许多行业,例如旅游业等服务行业。

王照云认为,广州还缺少一个世界级的IP。例如,巴黎有卢浮宫。但是广州还没有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本地的“卢浮宫”。“虽然广州的各项旅游数据都非常不错,但在世界级的IP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打造。”王照云认为,这非常有意义。“广州的旅游接待能力、国际化服务能力是否跟得上,关系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愿不愿意将订单放到广州。”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琶洲π记者 代国辉

图片:受访者供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