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游戏盛会科隆国际游戏展近日落下帷幕,本届展会上由腾讯游戏打造的首个专业AI大模型VISVISE首次亮相并在现场进行了实机互动演示,引发广泛关注。
科隆国际游戏展VISVISE展台前,开发者体验VISVISE的产品。
科隆游戏展前夕,腾讯游戏针对该模型举行了一场闭门沟通会,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VISVISE覆盖动画制作、3D模型生成、智能NPC和数字资产管理4大管线,贯穿游戏创作的模型生成、贴图制作、骨骼绑定、动画制作、场景构建及渲染六大环节;目前除了在腾讯游戏内部应用以外,已被完美世界、库洛游戏等50多家外部公司采用。
游戏引擎Unity发布的《2025游戏行业趋势报告》显示,96%的游戏工作室正在将AI工具整合到工作流程中。在AIGC应用到游戏产业的飞轮效应逐渐形成的同时,游戏产品会出现审美同质化的问题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提升游戏制作效率,降低门槛
腾讯游戏VISVISE专家曾子骄在同期举行的科隆Devcom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提到,在传统流程中绑定蒙皮环节通常需1至3.5天/件,骨骼动画制作需3至7天/10秒动画。而游戏创作全链路AI解决方案VISVISE则可将蒙皮效率提升8倍以上,并将动画制作转化为“关键帧生成+智能插帧”的全自动化过程。
作为一款专为游戏美术制作全链路而生的解决方案,VISVISE覆盖动画制作、3D模型生成、智能NPC和数字资产管理4大管线,贯穿游戏创作的模型生成、贴图制作、骨骼绑定、动画制作、场景构建及渲染六大环节。
腾讯游戏效能产品部产品负责人则在闭门沟通会中透露,目前,AI对整个游戏行业的影响主要分两个维度,一是用AI提高玩家体验,包括AI生成的内容、玩家与智能NPC合作去玩等;二是用AI赋能生产环节中的游戏制作,这是腾讯游戏目前做得较为深入的地方。
以游戏动画生产过程为例,刘奇申透露,目前在游戏行业内,不同的游戏工作室或者游戏公司在游戏动画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方案,大型的3A厂商基本上都是采用动捕+精修的工作流,这样产生的投入成本最高,也要求厂商必须有自己的动捕基地或者精修团队,如果没有还需要花费高昂成本找外包;中型团队会建立自己的动作库去做标准化的、 批量式的生产;小一些的独立工作室可能就依赖人工控制。
刘奇申进一步介绍,该模型实现动画生成的产品MotionBlink目前能在输入关键帧后自动通过AI的方法生成剩余的其他的序列帧。据悉,这一工具的打造是基于腾讯游戏20年相关数据的积累,包括腾讯游戏在上海、深圳的4个动捕基地,以及长沙、武汉的精修基地每天生成的大量专业数据构成的基础数据层。
“我们在产品推出后看到应用场景很多,也确实能解决一些实际的痛点。”刘奇申提到,比如游戏策划提出了一个“角色从A点走到B点,拿起一本书交到另外一个人手里”的动作需求,游戏美术要实现这一动作时,常规做法是做动作捕捉,约一个动捕演员去演绎一遍,数据采集回来后直接精修交付给策划,时间会需要一周到两周。但恰好在这个时间内,原始需求可能会发生改变,AI工具的作用就是快速响应和验证,减少成本的浪费。
“未来AI工具在大型公司比如3A公司能起到提高团队配合、提效、节约成本的作用,对于中小型公司则能够发挥它们的长处、补足它们的弱点。”刘奇申强调,这仍然是一个AI平权的逻辑,即AI可以把一些原来相对比较高的门槛(比如动作捕捉)降到一个相对来说小团队也能负荷的程度。
已有50多家外部公司使用
Unity发布的《2025游戏行业趋势报告》显示,96%的游戏工作室正在将AI工具整合到工作流程中,但机器学习并未如业界预期般引发大规模的革命。相反,开发者却变得越来越谨慎,更热衷于依靠技术方案应对更为日常问题。另外,该报告还提到,有45%的开发者将效率工具视为主要策略。
在AIGC应用到游戏产业的飞轮效应逐渐形成的同时,游戏产品会出现审美同质化的问题吗?刘奇申提到,游戏产品最终经由AI呈现的状态,与算法、数据集都有关系。腾讯游戏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应用VISVISE解决方案的游戏厂商可以提供富有自己特性的或者特征的数据喂到模型中,腾讯游戏将为之定制一个模型,这样生成的风格将是该项目独有的风格。
据悉,VISVISE相关产品目前除了在腾讯内部的工作室、项目组应用,从去年开始已经对外部公司商业化开放使用,目前包括完美世界等50多家外部公司在使用相关产品。
另外,刘奇申向南都记者表示,该产品商业模式走的是类似SaaS类服务的模式,按照服务使用量来计费。
据了解,作为一款专为游戏美术制作全链路而生的解决方案,VISVISE将继续推出更先进的AI工具,并计划逐步开放,助力全球游戏开发者更高效地实现创意与生产的结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文琪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