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东莞水乡中心医院迎来历史性时刻——新院区正式全面开诊,承载着70年发展积淀的医疗服务正式开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新篇章,旧院区(麻涌镇麻涌大道223号)同步停诊。这座扎根水乡70载的民生地标,正以空间拓展为支点、学科升级为核心,全力打造辐射东莞水乡及周边区域的医疗新高地。
硬件焕新:打造水乡片区领先的全维度医疗平台
新院区一期占地61.9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50张,开放床位350张,从空间布局到设施配置均对标区域医疗前沿。院内配备128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MRI)、高压氧舱、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近三年累计投入7248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构建起水乡片区领先的医学影像诊断与精准诊疗体系。
硬件的全面升级,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搬迁后,医院在原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四大基础学科为支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为特色,急诊医学、重症医学为保障的三维学科体系基础上,新增新生儿科、高压氧治疗室、血透室三大重点科室,形成“基础学科强基、特色专科提质、急危重症增效”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新院区共设置11个住院病区、21个门急诊单元及配套医技科室,覆盖住院、门急诊、医技全流程,更构建起“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服务闭环,真正实现从“治已病”向“全周期健康管理”的延伸。
学科突围:锚定省市重点专科建设目标
搬迁不是终点,而是学科腾飞的起点。作为水乡片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东莞水乡中心医院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矩阵:检验科、老年病科、中医康复科获评东莞市特色专科;针灸科入选东莞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二级优秀单位”认证;2025年胸痛中心更以高分通过国家基层版认证,初步构建起区域性急危重症急救网络。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医院高级职称医师占比达13.2%,已引进乳腺科、消化内科、新生儿科、超声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领域学科带头人。未来三年,医院计划再引进皮肤科、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顶尖专家,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高层次医疗人才梯队。围绕“短期培育1-2个市级重点专科”目标,医院将重点推进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建设,加速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进程,力争2030年前推动呼吸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学科跻身省级重点行列。
协同发展:借力“医联体”加速迈向三甲标杆
此次搬迁,更标志着医院战略定位的全面升级。依托2023年挂牌的“东莞市人民医院水乡医院”平台,通过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多层次、多维度的帮扶合作,医院已在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搬迁后,医疗集团将继续深化“学科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机制,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智慧医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水乡片区。
从1955年“麻涌医院”的初创,到如今年冲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新跨越;从二级医院的区域服务,到辐射水乡及周边的高水平医疗中心——东莞水乡中心医院正以新院区启用为新起点,以学科升级为核心引擎,加速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未来,这座承载着水乡人民健康期望的现代化医院,必将以更强劲的学科实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书写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