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12.4%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8-27 12:11

8月2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4%。

图片

上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规上工业稳定发力,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0%。从行业门类看,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4%。主要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7.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5.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5.4%。

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比亚迪为龙头,已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自2021年8月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项目签约以来,二期、三期、四期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300多亿元。一期项目主要进行汽车零部件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16栋厂房、174条产线全面投产;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400万平方米,西地块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投产,目前已实现双班生产,日产整车1300辆,东地块于今年5月30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2024年生产整车超25万辆,今年5月比亚迪新车型宋Plus出口版在二期项目东地块下线,该产线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10个月;去年签约的三期、四期项目主攻电池组装,迅速构建起从零部件、电池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闭环。四期电池包PACK项目首批产品于5月20日下线,从签约到投产仅半年,再度刷新“深汕速度”标杆。

龙头引领,集群效应凸显。深汕特别合作区紧抓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下游企业结伴而来,已汇聚以比亚迪为龙头,京西智行、佛吉亚、东风李尔、延锋国际等近30家知名企业,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

在上个月举办的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车驰天下·材赋未来”产业投资促进大会上,现场签约15个项目,涉及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备生产基地、汽车特种涂料及高端化工材料研发基地、半导体高端精密设备生产基地等,为产业链持续升级注入新动能。

深汕特别合作区还落地了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这是深圳首个、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近期用地面积1.14平方公里。聚力打造百亿级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已引进瑞华泰、华特鹏、博纯材料、德方纳米、高发气体等项目,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创新型智慧化工园区,成为深圳市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区。

合作区在鲘门片区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区,已引进华睿丰盛、显控科技等机器人企业和深汕湾科技城、锐博特等平台项目。海洋产业增长点加速培育。加强与汕尾市合作共建,加快建设红海湾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农科深圳现代化海洋牧场深汕示范区(中转区)等项目,其中海洋牧场项目年底前逐步投放网箱试养并扩大养殖范围。同时积极联动中集集团、中海油集团等龙头企业布局临港海工装备产业。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曾海城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