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惠阳区平潭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绿色低碳转型、城镇品质提升、民生福祉改善、乡村振兴推进等方面持续发力。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6%,3.47万平方米厂房投产,顺利通过省级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考核,还打造出8.3公里集观赏游玩与休闲产业于一体的示范路线……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绿色低碳引领 实体经济根基筑牢
平潭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推动“新动力”向“新势能”加速转变,实体经济展现强劲韧性。上半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7.39亿元,同比增长6.6%,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工业经济作为增长“主引擎”表现亮眼,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9.57亿元,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82亿元,增长12.0%,增速均高于GDP增幅,彰显出实体经济的蓬勃活力。
产业招商与企业培育同步推进。该镇围绕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工业专业镇目标,聚焦绿色建材、新型储能、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整理6.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吸引鹏宏电子、万盛派等优质项目,已实现6.06万平方米厂房投产。同时,全力支持广东道科二期、富利源等企业增资扩产,解决项目供地历史问题,推动企业产能提升。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培育“小升规”企业5家,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完成7家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工商税收也同步提质增效,实现收入约1.81亿元,增长33.9%,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品质内涵提升 城镇风貌蝶变焕新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平潭镇不断打磨城镇品质,镇域特色日益凸显。立足“万亩良田、低碳工业、机场枢纽”特色元素,确定“稻乡平潭·绿美空港”总体定位,构建“一心两轴六区”镇域发展格局和“一轴一廊四区多点”圩镇结构,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专业镇”,并顺利通过省级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考评。
全域风貌提升行动成效显著。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为抓手,串联机场路、惠州大道等重要节点,该镇打造长约8.3公里的示范路线,集观赏游玩与休闲产业于一体。推进连片外立面改造,以独石路口39栋建筑为标志,带动惠州大道、广惠高速沿线250栋农房风貌提质,融入特色农业与机场元素,彰显平潭独特韵味。同时,常态化开展“六乱”整治,拆除沿线铁皮3处、破旧雨棚26处,整治占道经营等1296宗,清理砂石堆场2家,圩镇环境整洁有序。
央企合作成为品质提升的重要助力。该镇与中交一公局、中交四航局等建筑业央企达成7个项目合作,金额达2194.83万元,涵盖风貌管控、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
聚焦民心所向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平潭镇始终将民生服务放在首位,推动民生服务从“保基本”向“优质化”跨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建社区广场配套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点及群众摆卖疏导点,新增汽车停车位约140个,彻底解决主街乱摆卖、乱停放问题;打造5.6公里“最美农村路”稻乡路,升级改造平潭农贸市场,建设“儿童友好”绿美生态小公园,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3%,生活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与垃圾分类推广并行,环卫保洁率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乡村环境干净整洁。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今年以来,该镇共发放低保金、特困救助金等各类资金约837万元,长者食堂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3.22万人次;开展社工活动11场、义诊3场、“百姓欢乐舞台”5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就业帮扶成效显著,“南粤春暖”招聘会促成156人达成初步用工意向,群众幸福度和满意度稳步提高。
强村兴农发力 乡村振兴全域推进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平潭镇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依托鹤湖村美丽河道资源,建成首期桨板运动码头,成功举办第一届“平潭杯”乡村龙板争霸赛,吸引27支队伍及大量游客参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旅消费,探索出“节日经济+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三产融合深度推进。该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32.22万元,鼓励粮食生产,上半年完成水稻种植6042.53亩、玉米5817.2亩等,农业总产值达5.51亿元,同比增长3.2%。立足优质农业基础,发展淮山、粉葛、柑橘等特色农产品,建成新圩村淮山粉葛加工厂,打造淮山农业公园、七彩四季绿光景园等农旅点,形成“产业兴农、农旅融合”生态产业链。
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平潭镇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大湖溪水惠阳段、梁化河惠阳段、西枝江平潭段水质达标,全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6%,均位居全区前列,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站在新的起点上,平潭镇将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城镇功能完善、民生福祉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再加力、再突破,奋力谱写宜居宜业和美新平潭建设新篇章。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黎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