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中国天津举行,备受外界瞩目的是,这将是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8月22日,外交部就天津峰会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表示,天津峰会将是中方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场外交活动之一。届时,中方领导人将同20余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擘画上合组织发展蓝图,凝聚“上合组织大家庭”合作共识,推动组织朝着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阔步迈进。
8月27日,旅客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1航站楼接受入境查验。当日,天津机场口岸新入境查验场地正式投入使用,新场地较原有场地面积增加超1倍,查验通道数量由原来的17条增加至22条,其中包括4条上合组织峰会通道,以及8条快捷通道,配备自动巡检机器人、一体化智能查验台等高科技设施设备,整体通关效率提升近30%。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20余位外国领导人参会,普京莫迪将出席
2001年6月15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共同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一个最初为保障区域和平安全稳定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就此诞生。
过去24年间,上合组织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成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在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的引领下,成员国之间也从安全领域合作拓展至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智慧。
上合组织最高决策机构为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元首会晤即上合峰会,这是上合组织最重大的活动,也是成员国领导人就事关组织发展、合作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作出决策的重要平台。自去年7月上合组织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峰会后,中国接任轮值主席国,作为东道主,今年按例举办峰会,这是中国第五次举办上合峰会,也是时隔7年自青岛峰会后再度举办上合峰会。
今年的天津峰会规模空前。据新华社报道,应邀出席峰会的有20余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负责人,外交部此前已公布详细名单,受邀出席人员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缺席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以及去年刚成为上合组织第10个正式成员国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此外,除了中亚五国领导人之外,今年出席峰会的还有多位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领导人,包括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印尼总统普拉博沃、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越南总理范明政和老挝国家主席通伦、尼泊尔总理奥利等。
过去24年间,上合组织同时与15个国际组织建立联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欧亚经济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萨金塔耶夫,亚投行行长金立群等也将作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负责人出席峰会。
根据中国外交部对外发布的峰会议程安排,今年中方领导人将主持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和“上合组织+”会议,阐述对上合组织弘扬“上海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思考新主张,宣布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提出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方法新路径。成员国领导人将共同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一系列成果文件。峰会期间还将举办欢迎宴会并密集举行多场双边活动。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在8月22日中外媒体吹风会上称,当前,上合组织国家都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中方希望通过天津峰会,同上合组织国家凝聚政治共识,激发合作动能,发出共同声音,采取联合行动,以上合组织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为本地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谐友好的良好环境。
8月26日,运营印巴航线的货轮驶离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青岛区位优势以及青岛上合示范区集聚辐射效应,积极服务和保障上合组织国家海上经贸往来。截至目前,青岛港共挂靠上合组织国家航线42条,通达上合组织国家的30多个港口,实现了货物吞吐量、新航线开辟“双增长”。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今年是上合“中国年”,迄今已安排举办百余会议和活动
在今年天津峰会之前,中国已作为“东道主”四次举办上合峰会,举办地分别选择上海、北京、青岛,其中两次主办地为上海。外交部部长王毅曾对今年“上合回归”表示,“上合组织诞生于中国,以上海命名,对我们有特殊意义,很高兴能迎接上合‘回家’。”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在今年3月接受央视专访时则解释了举办地选择天津的原因,作为中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城市,天津有着超过600年的建城史,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并蓄。“在天津主办上合峰会必将为上合组织带来中国式现代化合作机遇,同时展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生机活力。”刘彬说。
每一年,除了压轴活动——上合组织峰会之外,作为轮值主席国,都会在当年举办系列活动。今年以来,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主题,已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安排举办100多项会议和活动,其中包括40余场机制性会议。
根据上合组织章程,其框架内设有外交、国防、安全、经贸、文化、卫生、教育、交通、紧急救灾、科技、农业、司法、旅游、工业、能源、减贫、体育等会议机制,相关部委均将在此框架下举办部长级会议。另据外交部消息,迄今为止,中方已先后主办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理事会会议、边防部门负责人会议、联合反恐演习,举办职工技能大赛、电商直播活动、出版产业大会,同时举办智库论坛、青年交流营、妇女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也被确定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围绕这一主题,中方还主办了绿色发展以及减贫、环保信息共享、绿色低碳技术等多项培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数月以来,上合组织相继举办了政党论坛、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以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书法大赛、雕塑邀请赛、“上合之夏”等品牌活动,“上合组织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以来,这一特点更加显著。”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朱永彪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
这是8月25日晚航拍的天津海河夜景(无人机照片)。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随着峰会日益临近,天津街头巷尾的“上合元素”悄然增多,迎接盛会的氛围日益浓厚。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国际形势风险挑战增多,推动上合组织更多参与国际事务
近期以来,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布了多篇文章阐述上合组织的意义和作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总编辑萨比特·马尔德巴耶夫近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不仅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加深了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从而推动地区实现长期稳定与和睦,“在当今这个充满动荡与纷争的世界尤显可贵”。
仅从经济指标来看,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已超过25万亿美元,几乎占全球贸易的25%。2024年,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达3.65万亿元,是成立之初的36.3倍。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11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合作领域也从能源矿产、冶金化工、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与此同时,成员国在减少贫困、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文化交流等议题上也不断在深化交流合作。
今年6月,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曾在“上合组织日”招待会上强调,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对上合组织国家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上合组织亟须落实成员国领导人关于完善上合组织工作的决议,提升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机制的运转效率和工作实效,推动上合组织更多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俄罗斯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所学术所长卢金近期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提及,随着国际冲突使国际体系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上合组织的重要性得以提升,但面对新的国际地缘形势,上合组织也需考虑进一步发展转型,深度变革提升效率。卢金认为,上合组织以往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成就最为突出,经济领域的合作更为复杂,期待此次天津峰会在安全、经济和文化三大主要合作领域能有新的突破,包括拓展安全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多边经贸合作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以及深化人文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