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绽放,世界的回响!“2025广州诗歌之夜”举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娱
原创2025-08-27 23:45

当珠江的微风拂过骑楼的雕花,当月光轻吻西关大屋的趟栊门,广州的天空,正悄然被诗意点亮。

8月27日晚,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诗意流淌,“南方的绽放——2025广州诗歌之夜”沉浸式诗歌晚会在此举行,为花城的夜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此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州市作家协会、广州人民艺术中心承办,旨在推动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持续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擦亮全国首个“中国诗词之城”文化名片,用诗意赋能广州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

1

星河璀璨:千年花城迎诗客

广州一直是一个诗性馥郁的城市,诗歌自汉而始,唐宋而勃,明清为兴,近代为变,当代为盛,佳作迭出,人才璀璨。从汉朝的杨孚,唐朝的韩愈、张九龄,宋朝的苏轼、崔与之、李昴英,明朝的汤显祖、湛若水、王阳明,清初的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至近代的丘逢甲、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或造访、居住广州,或留下鸿篇巨著,创造了丰富的诗歌文化。
图片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诗人,包括北马其顿共和国最优秀的当代诗人之一、东欧最具活力的新一代诗人代表尼古拉·马兹洛夫,著名诗人、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通讯院士、洪都拉斯语言学院正式院士罗兰多·卡坦,著名诗人、智利圣地亚哥国际诗歌节主席哈维尔·亚萨孔多尔,哥伦比亚著名诗人李戈,葡语国家佛得角著名诗人、译者费则伯五位诗人访问广州。
图片

此外,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著名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澳门大学教授、著名诗人、翻译家姚风,著名诗人、翻译家、中国社科院学者戴潍娜等国内诗坛名家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诗歌盛会的系列活动。

2

声越山海:跨时空的诗意共振

当晚的诗会以“山海初声:诗歌里的广州”“风起万象:诗歌里的南方”“云外天光:诗歌里的世界”三个篇章构成,形式新颖,令到场的300多位观众耳目一新。诗人、艺术家、市民群众一起创造出诗词之城广州应有的诗歌品质,成为新大众文艺的一个鲜明案例。这不仅是一场诗意盎然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共振,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千年商都上诗意在飞扬,“2025广州诗歌之夜”以语言为舟,以心灵为帆,驶向人类精神最幽深的港湾。

图片

晚会以广州明代诗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天语》的当代影像化拉开帷幕,带给观众生动的视觉效果。粤剧《〈牡丹亭〉之游园》,汤显祖的词句在粤剧演员的唱腔里重焕华彩。杨克笔下的《花城广场》,在舞者指尖化作流动的光河。民谣《游西关》,则用质朴的音乐和歌词,带领观众领略了广州西关的风情万种。广州,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更是诗行里不断生长的意象——是汤显祖诗句中的“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

南方,是李少君笔下《我是有大海的人》的辽阔,是姚风《大海上的柠檬》中那一抹酸涩的明亮。当皮亚佐拉的《自由的探戈》由大提琴与琵琶合奏,东西方的节奏在弦上相拥;当佛得角诗人费则伯用葡语吟诵《归来》,舞者以肢体演绎流亡与归途,我们才懂得:南方,不只是地理的坐标,更是一种精神的温度——开放、包容、永远向海而生。

图片

来自不同国家的诗人也登上舞台,依次朗诵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尼古拉・马兹洛夫的《新大陆》、罗兰多・卡坦的《我身旁有人读一本汉语书》、哈维尔・亚萨孔多尔的《尼克鲁潘帕》以及李戈的《跨越时空的桥梁》,他们带着巴尔干半岛的冷峻、加勒比的热情、安第斯山脉的高大、拉美大陆的哲思,与岭南的温润、珠江的柔情,在这座千年商都交汇成一片璀璨的“不一样的天空”,让观众感受到世界诗歌的丰富多彩和文化的多元融合。这一刻,诗歌不再是文字,而是心跳的共鸣,是人类灵魂深处共通的密码。

世界诗人群像《诗歌共和国》则以木刻创作和影像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将鲁迅的野草、李白的月光、阿多尼斯的沙漠汇聚成人类共同的诗性图腾,展现了全球诗人共同构建的精神家园。

3

海纳百川:从珠江出发,向世界回响

2025年4月,广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学理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获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首个“中国诗词之城”称号,标志着这座城市的诗意传统在当代焕发全新活力,成为诗歌文化的重要地标。

据悉,本次“2025广州诗歌之夜”是广州市作家协会首次同时邀请五位不同国籍的外国诗人到访广州,也是广州作为“中国诗词之城”的又一次世界发声。

图片

活动期间,外国友人还前往广州鲁迅纪念馆、陈家祠、永庆坊、广州图书馆、广东文学馆等广州文化地标采风,深入感受广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与本地诗人、媒体、文学爱好者进行了诗歌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也为广州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此次国际诗会的召集人、艺术总监、诗人黄礼孩所言:“广州诗歌之夜是广州新的诗歌星座,照亮城市的面容,温暖更多的心灵。此项活动是地域性与世界性的交融,是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交织,是生活美学与人文地理转化的诗性对话。国内外诗人走街穿巷,感受老广州的新味道,也参观珠江新城新的文化空间,体会别样的地方风情。此次诗会是在地性的国际化,诗歌在此不仅是异质文化的叠加,也是世界诗歌地图上的共时性场所。在南方的土地上,诗意的花蕾应是我们这座城市日常的绽放。”

图片

“南方的绽放——2025广州诗歌之夜”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创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成为广州诗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也为广大市民和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场难忘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广州的文化软实力,彰显了广州这座诗词之城的独特魅力。

“南方的绽放”,绽放在语言的边界之外,绽放在文化的交汇之处。它不只是一场诗会,更是一次文化的“破壁”——让诗歌走出书斋,走入街巷,走入大众的心灵,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广州以千年商都的胸怀,让诗的声音融汇多元文化的交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广州正以诗为媒,让南方的暖风拂向更远的大地。

南方绽放,世界将在诗意中牵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钟欣 通讯员 阙鲁林 李梓沐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