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曾宝莹 8月27日,广东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广州黄埔召开。南都记者会上获悉,广东省连续3年在全国产改考核督查中获得“优秀”等次。
会议正式发布了首批8条职工技能提升实训路线,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通信、新材料与环保、消费与服务、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工会干部培训等行业领域,路线设计立足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度融合广州市黄埔区产业特色和工会工作优势。据了解,从今年6月底实训路线启动运行至今,省市工会已先后组织14批近千名培训学员参观研习。
会议现场,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三级总工会与相关企业签订职工技能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广东省总工会与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全省职工数字化技能提升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将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覆盖全省的职工数字化技能培育体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近年来,广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广东积极构建“试点一社区一县域”圈层式思政工作阵地,选树发布25个全省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建成县级以上工人文化宫114家,建设全国工会职工书屋1043家,发布“书香企业”及提名单位220家,带动全省各级工会建设职工书屋1.5万余家,覆盖服务职工900多万人。
在构建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方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广东省推动建设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建设1223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提升技能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广州、深圳等地积极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珠海、 汕头等11个省级产教融合城市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遴选2批共171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制定《广东省“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十大专项培训行动。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建立技能岗位等级设置。目前,全省已评聘40名首席技师,535名特级技师。
此外,积极培育南粤工匠人才。广东省深化“南粤工匠”培育工程,全省现有市级以上工匠7800多名。建成省总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19家。其中,珠海实施“头雁计划”并设立“珠海工匠日”,湛江创新“1+1+N”工匠学院联盟建设,顺德容桂街道积极培育“容桂工匠”,在全省形成层次多样的工匠人才培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