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青蓝共进!福田区新教师入职成长共同体活动启幕

南都N视频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8-28 18:47

“如果我是春天的细雨,我会滋润孩子们干涸的心田。”8月26日,在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的荣光里,福田区以“教学相长‘传帮带’,青蓝同心‘大先生’”为主题,开展2025年新教师入职成长共同体共建活动,用教育者独有的方式致敬特区“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精神,让教育薪火在传帮带中代代相传。

图片

活动现场,890余名2025年入职新教师庄严宣誓,承诺“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履行教书育人使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们与107个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携手构建成长共同体,正式踏上从“职场新人”到“育人者”的蜕变之路,为福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图片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年度教师、荔园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涂欣,与2025年新入职的皇岗创新实验学校周嘉仪联袂主持,生动诠释了福田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寄语传帮:守教育初心,践履育人新程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王巍寄语新教师要以爱为怀,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引领的“灯塔”。面对福田教育进入课程改革深水区,尤其是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教学等领域,她鼓励教师们勇于担当,大胆探索,切实扛起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使命。

“为助力大家成长,福田教育已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充足的成长空间。”王巍特别提到,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出的“大先生”培养计划,已在全国教育系统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大先生”,这既是教育者的最高理想,也是福田教育对全体新教师的殷切期许。

搭建培育框架,构建新质教师成长共同体

自去年以来,福田区便已搭建系统的新教师培育框架。2024年,695名新入职教师加入107个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全年累计开展332场成长实践活动,通过合作研究破解教学难题、以反思对话优化教学方法、用创新实践探索育人新路径,成功构建起“新质教师成长共同体”。

此次成长共同体共建活动作为“启航工程”的重要环节,为新教师与名教师搭建了教学相长、互学启发的交流平台。新教师不仅能收获资深教师的专业指导,师父们也可以在交流互鉴中重温初心,汲取新理念、新视角与新启发。活动结束后,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随即带领徒弟开展“第一课指导”,将“传帮带”从仪式落到实际教学筹备中。

不仅如此,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还为每位新教师量身发放了三年期新入职教师发展规划书,紧扣“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发展理念,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3个细分领域及60条具体要求,为新教师们全面开展自我评估,帮助其明确个人发展方向与成长路径,并精准获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个性化帮扶。

拜师礼盛:宣誓明志承薪火,经验分享引成长

在充满仪式感的拜师环节,新教师手持拜师帖,齐声诵读育人承诺:“遵纪守规,铭记教诲,爱生如子,为福田幸福教育贡献青春力量!”庄重的誓言不仅是新教师对育人使命的承诺,也为即将到来的2025年教师节预热,彰显福田教育人的初心与担当。

图片

“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需让育人理念在实践中落地,常怀敬畏,精研细磨,练就过硬本领方能真正站稳课堂……”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助航”工程学员毛健薇对徒弟分享道。她鼓励新教师入职正视工作初期中“无序感”和“不确定性”,跳出“任务视角”,多从“育人视角”“成长视角”看工作,在帮学生成长时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

毛健薇的徒弟、新教师代表唐林芝分享了她详实的成长规划,从“站稳讲台”到形成个人特色,从完成区级小课题结题到迈向研究型教师,她表示将会“虚心求教,不负初心,成长为‘大先生’。”

图片

图片

此外,“大先生”培养计划续航工程学员的分享,让年轻老师们对成为“大先生”的形象更具体可感。

初中美术教师刘晟在分享中提到,加入“大先生计划”后,自己从注重“术”的教学转变到理解美育的“道”,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中意境和蕴含其中东方哲学。

小学语文教师尹少启则用“点燃”二字形容自己的成长历程,称在名师工作室中的磨炼让他的教育实践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经验”沉淀为“主张”。

高中生物教师冯赫宇则强调要教学中保持“空杯心态”,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教”突破自我。

新师心声:赴福田之约,铺展教育成长新征程

初入福田教育沃土,新教师们各有感悟与期许。梅丽小学数学教师陈敏感慨区内丰富的育人资源丰富与深圳学生层次多样的特点,她认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精准育人的关键。

梅华小学语文教师王暄婷希望自己三年内从“站稳讲台”扎实走向“站好讲台”,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分享心事的“大朋友”,积累成熟教学案例,参与校内教研项目,逐步成长为能为团队贡献想法的“成长型教师”。

教学创新与能力提升,是不少新教师关注的重点。荔园外国语小学体育新教师林子严立志打造情景化体育课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快乐与成长;竹香学校小学体育新教师胡仁浩则更期待深入理解学生心理,快速掌握实用教学方法。

青蓝共振:传经验坚守初心,共成长创新育人

在“青蓝同心”的育人氛围中,名师们结合多年实践与带徒经历,分享着各自的育人智慧。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工程学员赵红燕认为,备课技巧等教学之“器”能搭起课堂框架,而感知学情温度、共情成长困境的育人之“气”才是根本,她提出“两栖共生、气器互哺、全人教育、教育全人”主张,还让徒弟带“学生兴趣清单、情绪识别心法、成长故事锦囊”进课堂。

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助航”工程学员李军则用“青蓝共进”定义新时代的师徒关系,在他的理解中,双向成长是核心。他计划未来与徒弟共研分“双向诊断-课堂提升-课题共研”三步推进。

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工程学员李祖文则认为,带领需遵循递进逻辑:先传递实用教学经验帮新教师打好基础,待他们逐步适应课堂后,再渗透先进教育理念,最后传递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会以2-3年甚至更久的长期陪伴,助力新教师涵养深厚的教育情怀,让他们在成长路上不孤单。

保障护航:全周期培育,厚植“大先生”成长沃土

本次活动背后,是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新教师量身打造的全周期培育体系。早在8月18日,“启航工程”线上培训已正式启动,20门课程覆盖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5大模块,行业专家带来的实用内容,让新教师们直呼“打开了教学新思路”。目前,890多名新教师已全部加入覆盖46个学科的107个省级、区级名师工作室,未来将通过“听评课计划”“课题共研”等机制,获得长期、持续的专业指导。

图片

近3年来,“大先生计划”共培养“启航工程”初任教师3000多名、“续航工程”教坛新秀420名、“远航工程”示范型骨干163名、“领航工程”领军教师30名、“助航工程”教师培训导师167名、“赋能工程”与“活力工程”教育家型校长、副校长和未来后备干部112名。《实施“大先生”计划,强师工程筑梦首善教育》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典型案例,构建了覆盖教师职业生命“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形成区域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态势。

“持久投入的前提是真正理解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价值”“持续成长的秘诀在于掌握‘目标-规划-实施-改进’的闭环管理”“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学生整合多元认知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燕活动当天为新教师带来三个成长观念,从职业认知、成长方法到教育本质,为他们的职业起步清晰助力。“希望在教师职业生命的起点,就为他们播下‘大先生’的种子。”徐燕表示,福田正通过这套培育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最终成长为担起立德树人使命的“大先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