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两家!深圳可用“香港长者医疗券”医疗机构扩至6家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8-28 20:37

香港长者北上就医再添便利!香港特区政府“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8月28日重磅扩容,新增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间三甲公立医院,令深圳市可用医疗券的医疗机构增至六间,共覆盖七个服务点。

连同早前已纳入的江门市中心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等新晋试点,共有21间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医疗券,实现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全覆盖,惠及逾178万名合资格长者。

6240x4160_68b03b64a3104.jpg?X-Amz-Conten


由“一院两点”到21个服务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当日巡视新增深圳市两间医院首日运作情况,与就诊的长者交流。他形容试点计划发展势头强劲:“由最初‘一院两点’到现在21个服务点,短短两年扩容十倍,更实现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全覆盖,这是跨境医疗协作的重要里程碑!”

回顾长者医疗券计划发展历程,特区政府2009年推出长者医疗券,资助70岁以上长者使用私营医疗服务,2017年放宽至65岁。2015年首度试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24年2月正式启动大湾区试点计划,首批涵盖7间医疗机构,其中深圳市3间。今次扩容后,大湾区共有21间指定机构,提供门诊医疗护理服务。

1920x1280_68b03b63ecc6b.jpg?X-Amz-Conten

三甲医院加盟服务多元

社交媒体上,不少在深港人分享医疗券使用体验:“除了看病,还可以做体检、验眼耳鼻喉、洗牙补牙,报告可以上传‘医健通’供香港医生查阅!”港大深圳医院数据显示,自2015年首推长者医疗券港大深圳医院试点计划以来,截至2025年7月,相关计划已服务12.6万人次港长者,2025年上半年最受欢迎科室依次为中医科、骨科及全科,满意度高达九成。

据悉,此次深圳新增的北大深圳医院及南医大深圳医院均属三甲综合医院,也是“港澳药械通”指定机构,分别位于福田中心区及前海自贸区。两家医院已设立粤语服务窗口及专业导诊团队,确保同声同气,沟通无障碍。同时,患者可以透过医健通申请香港病历,经授权后可在试点医疗机构查阅相关医疗记录。

南医大深圳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长者凭香港身份证便可以在试点医疗机构使用长者医疗券扣减相关门诊医疗费用,配偶额度共享;专设“医疗券专窗”缩短轮候时间,所有收费项目公开透明并接受两地联合督查。

1106x733_68b03b6422cd6.png?X-Amz-Content


未登记“医健通”可现场办理

香港长者在大湾区使用医疗券,有全方位贴心安排,确保使用无障碍、权益有保障!在任何一个大湾区服务点使用医疗券,均须先登记加入医健通。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序中的“跨境健康纪录”及“个人资料夹”功能,已于8月28日扩展至21间试点医疗机构,方便香港市民安全地跨境使用电子健康纪录,获取更连贯服务。

如果长者未登记医健通,不用担心,医疗机构在取得长者同意后,会实时为长者登记,以便长者可即时使用医疗券。登记后,长者还可以利用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序查阅医疗券余额和使用纪录,以及随时取览储存至医健通的个人药物纪录、敏感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重要资料。

试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医疗机构会为长者申报使用医疗券,并按医疗券计划下每月更新的换算率计算需扣除的港元医疗券金额,收费处标示计划下每月的指明换算率,长者可以一目了然。

1101x729_68b03b64a0ef4.png?X-Amz-Content

不过,医疗券使用需要留意三个注意事项:一是不可同时使用医疗券和国家医疗保险支付同一次医疗费用;二是在内地使用医疗券的适用范围跟在香港一样,不包括住院服务、须预先缴费的医疗服务及日间手术程序;三是医疗券不可用于单纯购买物品、药物、医疗仪器和用品,更不可兑换现金。

若长者怀疑参与计划的医疗机构违反医疗券计划的规定,可致电医疗券计划热线(852-2838 2311)向香港卫生署医疗券事务科提供相关资料及详情,香港卫生署会严肃跟进所有怀疑违反医疗券计划规定的个案。另外,每家大湾区试点医疗机构均设有查询或投诉热线,长者也可向相关医疗机构提出意见,或在有需要时向广东省或各地市卫生健康部门就“试点计划”医疗机构作出投诉。

深圳6家可用长者医疗券机构一览

1、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及其华为荔枝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2、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

3、深圳爱康健口腔医院

4、深圳紫荆口腔门诊部/朱胜吉口腔门诊部

5、北京大学深圳医院(8月28日起新增)

6、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8月28日起新增)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韩成良 通讯员 深卫信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