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四川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获悉,近期,该局接到报警,反映某网络平台存在多篇关于成都市教育领域不实文章,该局立即依法开展调查工作。现查明,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AI工具生成多篇涉及该市多所学校的虚假文章,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余某某已被予以行政拘留。
据金牛区分局通报,余某某(男,37岁)为达到增粉引流、提升其公司业绩的商业目的,通过AI工具生成多篇涉及该市多所学校的虚假文章(包括《成都家长圈疯传的“科研神童制造链”》《成都某小学家委会选举黑幕:三好学生名额竟成“期货”,家长押房本豪赌?》《成都某重点班家长集资千万聘私教黑幕》等)并发布至网络平台。
通报表示,该行为误导公众认知,扰乱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引发部分家长和师生焦虑,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违法行为人余某某的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南都此前报道。
南都此前报道,近期,上海高中生开展了一次实验,利用AI仅花5分47秒便生成一则虚假校园通报。南都记者实测发现,网上不乏可免费使用的“AI写作神器”“视频生成器”。输入简单指令,涉及汛情、火灾等敏感主题的虚假文案瞬间生成;炮制“正式警情通报”,AI工具亦可模仿官方口吻编造细节;甚至普通景区照片经AI处理,即可变成“桥梁断裂事故”视频。
暨南大学夏志华教授团队研发了视觉深度伪造检测、溯源与防御系统。“这是一场‘技术攻防战’叠加‘认知保卫战’。”他向南都记者强调,唯有技术对抗、法规约束、平台治理与公众教育多管齐下,才能在算法洪流中守护人类的真实底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敏萱
编辑:张亚莉,韦娟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真假即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