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医疗领域学术成果再登国际顶刊!市人民医院回答媒体提问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08-29 19:00

4314x1176_68a5399381dae.jpg

南都讯 8月28日,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召开“以高水平医院建设  推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媒体通气会,就珠海卫生健康领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事项,以及一些焦点、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回答媒体提出的问题。

在通气会上,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郭煜就该院如何开展高水平医院、研究型医院建设等提问进行了回应。


媒体:今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在全球顶级期刊《Cell》正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是珠海市及珠海市人民医院继2021年学术成果荣登《Nature》以来,又一次登上国际CNS正刊。

您认为市人民医院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些进步的背后是医院哪些改革措施发挥了作用?

图片

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郭煜:作为珠海市唯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省共5家)、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近年来,珠海市人民医院坚持立足珠澳、服务湾区,以打造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及国际医疗健康中心为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学科能力提升、医疗服务创新等方面多措并施,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着力打造高水平学科组群。近年来,医院整合院士及高层次人才团队,通过完善学科“中心化、集群化”发展服务链,重点打造精准微创与疑难重症诊疗特色学科群,实现多个区域“零的突破”。

目前拥有珠海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影像中心(涵盖5个亚专科)、9个省级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检验科、儿科、眼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省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临床转化创新平台,连续获批国家级妇科肿瘤诊疗示范中心、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等,坚持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方案。

科研成果显著。今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在全球顶级期刊《Cell》正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是珠海市及珠海市人民医院继2021年学术成果荣登《Nature》以来,又一次登上国际CNS正刊。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集中受理期)达15项。

此外,除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外,医院实现平台共建与学科共融,扎实推进医教研融合创新和成果转化,建成省肿瘤介入诊治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与澳门大学共建珠海市精准医学诊疗中心等,并计划与香港嘉诺撒医院亚洲心脏病中心及威尔斯亲王医院进行左心耳封堵领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激活粤港澳医疗创新生态。今年8月,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姜小飞主任团队与澳门镜湖医院心内科谭冠昶主任团队携手,成功为一名74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实施高难度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该手术作为2025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重要环节之一,面向全国进行实时直播,并通过跨境转播连接国际团队,展现了珠澳两地心血管介入技术合作的领先水平。

努力优化患者服务体验。医院创新开展“就医体验活动日”,优化门诊挂号服务流程,以及入院候床、手术衔接、急诊急救等诊疗及诊后路径信息化智慧化措施,实施多项贯穿医疗服务全程的基础性、支撑性的工作举措。

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深化落地,目前试点病房请陪率已达50%以上,走出了“珠海特色”;升级“床旁结算”服务,在“电子章”的帮助下,用手机就能办理出院手续、完成“出院小结”等证明盖章下载,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代客泊车活动,自2024年7月中旬开展以来已累计服务超过3.5万辆次,日均服务约100车次。

下一步,医院将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为契机,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依托集团成员单位积极推进多项国际化特色专科延伸服务,推助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教育、研究、管理领域走向纵深,为区域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珠海大健事” 栏目出品

统筹:南都N视频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