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间新增了一项“其他民事”诉讼案件,案号为(2025)粤 0305 民初 47660 号。
已公开信息显示,该起案件将于 9 月 5 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第 1018 审判庭开庭。
一时间,“米哈游告腾讯”上了热搜,引发玩家各种猜测。
说起米哈游,凭借着《原神》的爆火,自2020年开始,米哈游成为仅次于腾讯、网易之后,国内最赚钱的游戏厂商。
2024年,米哈游以1600亿元人民币位列《2024全球独角兽榜》第12名,而公司创始人蔡浩宇更是以738亿的身价跻身新财富500创富榜第26名。另据移动应用市场研究机构AppMagic公布的2024年全球手游收入榜单,米哈游与腾讯、网易、世纪华通4家国内厂商跻身前十。
手游黑马为何要起诉“老大哥”腾讯?一时之间,网上各种揣测。在小红书上,部分玩家分析,此番操作是为了“抓内鬼”:
“大概率只是告腾讯走流程,让米哈游合法获取个人信息,然后去起诉其他人”“腾讯不能直接泄露内鬼的个人信息,所以米哈游只有告了腾讯,腾讯才能把内鬼信息给到米哈游”“跟告B站是一个流程。这是正常拿侵权用户的唯一合法流程”……
什么是“内鬼”?公开资料显示,在相关游戏的泄密事件中,爆料人不论是游戏厂商的内部员工,还是玩家和社交平台用户,经常被赋予“内鬼”“舅舅党”的绰号。在游戏行业的生态链中,厂商、玩家与内鬼三者既相互博弈又彼此依存。
截至记者发稿,米哈游对此未有回应。不过2023年以来,米哈游法务部就重拳出击,对于“泄密”和“内鬼”等侵权行为,持续通过刑事报案、民事诉讼等方式,从泄密源头到泄密传播端进行全链条打击,并购并先后在B站、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单独开设社交媒体账号,被网友戏称为“最强法务”。有机构不完全统计,米哈游仅在2024年一年内(处理和带审理)处理的案件数高达230多起。
比如,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其中案例3“‘剧透’游戏未公开角色侵害商业秘密案”引起了许多游戏玩家的关注,这一案例是2024年米哈游旗下的《崩坏:星穹铁道》起诉内鬼一案。
《崩铁》于2023年上线,是一款回合制角色扮演游戏(RPG)。崩铁在每个版本更新前,为了确保游戏内容能给玩家带来良好的体验,会招募玩家进行内部测试,其中一位却无视保密协议,偷拍、偷录测试内容并进行传播,导致游戏未更新的内容提前曝光。这一案件是首次将游戏未公开角色设计当商业秘密来判定案情,也对提前“剧透”的行为给予有力规制。
“抓内鬼”背后,从米哈游倍数递增的案件来看,也与《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游戏的火爆有关。数据显示,7月份,《崩坏:星穹铁道》以约8000万美元收入较上月上升29名,冲入榜单第8位,收入是6月内购收入的近4倍。
不过,曾改变行业格局的米哈游,正站在二次元的十字路口。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5.77亿元,同比下降8%。其主要原因包括:此品类头部游戏流水增长放缓乃至下滑;新品创新不足、玩法趋于同质化;玩家消费意愿有所减弱;以及其他品类游戏对有限玩家的争夺。
《原神》作为上线已超过4年时间的拳头游戏,流水下滑也备受关注。据Niko Partners数据,《原神》全球移动端收入从2022年高光时刻的15.6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5.14亿美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