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通报称,广东利美实业有限公司擅自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镍污泥(危险废物类别:HW17)提供给无许可证的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收集等经营活动,被罚60万元。
根据通报,2025年5月8日、5月13日、5月21日、6月4日和6月26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检查及调查发现,广东利美实业有限公司于2022年擅自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镍污泥(危险废物类别:HW17)提供给无许可证的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收集等经营活动;上述危险废物所需处理费用不足20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的附件1《广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裁量表》等,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对广东利美实业有限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
天眼查信息显示,广东利美实业有限公司 (曾用名:东莞市利美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广东利美实业成员,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以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6600万人民币,超过了99%的广东省同行,实缴资本6600万人民币,并已于2015年完成了并购,交易金额1.12亿美元。
9月1日,南都记者拨打广东利美实业有限公司在天眼查显示的电话,要么是空号,要么记者尚未讲完采访事由、对方便挂掉了电话。
【延伸】
今年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
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据了解,2024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打”专项行动)。东莞持续推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一定工作成效。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全市已查处“两打”相关违法犯罪案件27宗,其中行政处罚案件21宗,移送公安机关涉刑案件2宗,公安机关查获4宗。
今年8月,莞城生态环境分局在大宏山工业区巡查时,发现一家企业存在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问题。图源:莞城街道
根据《2025年东莞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点》,今年东莞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大对非法倾倒填埋危险废物、工业固废等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去年全市产生危险废物75.57万吨
此外,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东莞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578.6316万吨;其中,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为75.57万吨,利用量为33.93万吨,处置量为41.64万吨,往年贮存量2.56万吨,本年贮存量为2.44万吨。
2024年,东莞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33-金属制品业、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及41-其他制造业,分别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30.47%、24.68%、20.81%、8.07%、3.03%。
2024年,东莞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种类依次为:HW17-表面处理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HW22-含铜废物、HW34-废酸和HW49-其他废物,产生量分别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31.44%、22.39%、14.44%、7.45%、6.8%。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