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进校园,馆校共育海丝情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9-01 22:57

9月1日,“千年海丝路·薪火少年传——馆校共育海丝情主题展”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开发区实验小学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开发区实验小学、广州海事博物馆主办,广州童湾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展览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主题,通过“实物叙事+儿童视角”的展陈方式,集中展示学生在馆校合作新教育理念中的实践成果。活动现场,学生创作的模型、艺术作品与博物馆实物展示超350件/套,学生成为展区讲解的主导者,深情畅谈创作背后的灵感源泉,讲述他们自己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层链接。

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共分为四大主题展区,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第一展区“浩浩江海”通过地图、生态模型、学生绘制的季风图等,展示珠江三角洲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探讨红树林保护、八门夺海地理现象及水位变化对航海的影响。第二展区“海不扬波”以非遗作品、瓷器碎片等生动还原南海神庙码头的历史场景,展现南海神庙在我国对外贸易交往中的历史意义。第三展区“创造工坊”聚焦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从竹筏到郑和宝船、瑞典哥德堡号,通过水密隔舱模型、船模等作品,展现航海科技的演进与创新。第四展区“港口码头”则模拟古代港口的繁荣场景,并设置非遗体验、外销瓷纹饰设计等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海上贸易的文化魅力。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突破了传统博物馆进校园展览的单一叙事模式,以“儿童视角”为核心,将学生的模型、艺术创作融入展陈主线,实现“实物叙事”与“儿童表达”的有机结合。展览不仅呈现历史知识和文物,更强调在现代语境下学生的参与感与创造力,体现“馆校共育”教育理念的实践创新。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如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学生不仅掌握了海丝历史知识,更在探究、创作、表达中提升了综合素养。

图片

展览现场的互动摊位

据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开发区实验小学与广州海事博物馆已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教育创新与教师赋能工作坊等项目。目前,合作开发的综合实践课程已顺利完成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并融入趣味性较强的海丝大冒险NPC游戏等实地研学活动。该课程依据不同年级与知识基础,深度融合本土文化与海丝文化内涵,设置了“章丘诗社”“浩浩江海”“舟行天下”“南海西行”“云望长夏”等教学板块,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罗彦清  

通讯员海博 华附开小宣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