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致辞|方娄星:擎历史之炬,担未来之责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9-02 20:31

南都讯 记者谢粤蕾 9月1日,新学年开学首日,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方娄星发表以《擎历史之炬,担未来之责》为题的开学致辞。

图片

800x534_68b585709f9e9.jpg?X-Amz-Content-

讲话全文如下:

擎历史之炬,担未来之责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同事:  

新学期好!

此刻的9月,是将尽的夏,是丰盈的秋,是热烈明媚,是肆意生长,更是青春与时光相约的成长驿站。今天我们相聚在幸福安澜的滨实校园,共同迎来了2025年秋季学期的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刚加入滨实大家庭的初一同学、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最真挚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学期里:万事欣然向阳生,步步安然踏青云,共同书写属于滨实人成功与成长的答卷!

2025年,它有很多的纪念意义,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当我们驻足回望,历史的长河中这些重要时刻,如星火般照亮来路,值得被永远铭记。

当胜利的钟声再次叩响时空,那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血与火的记忆,虽已跨越八十年,依然如铭如刻,在吾辈心中从未沉寂;

当1.2万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天为幕、执光作笔,绘出从“拓荒起步”到“蝶变腾飞”的壮阔长卷,特区45载风雨历程,在鹏城夜空熠熠生辉;

当2024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群像跃入荧幕,我们又一次被那些平凡却伟大的身影深深触动,人间至善,温暖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这些宏大历史与动人故事交织相融,共同熔铸我们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岁月无声,山河常新,而精神的火炬,永远向前传递。此刻的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天,我想以“擎历史之炬,担未来之责”为题,与大家共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铭记历史、把握当下、开创未来,用小我之奋斗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八十年回望,和平之光永不灭

历史不是过去的尘埃,而是未来的路标。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以3500万的伤亡代价换来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抚今追昔,英雄凯歌犹在耳畔,雄健精神至今闪耀。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的雄壮史实。

同学们,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这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一种精神的赓续、一种使命的担当。我们回望来路,不仅为铭记苦难与荣光,更是要传承那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浩然正气,从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砥砺前行,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今日中国的安宁和强大来之不易,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肩负起时代使命!

四十五年奋进,鹏城乘风正当时

四十五年,于人生已行至半程,但对一座城市而言,恰是风华正茂。深圳,从昔日边陲渔村跃升为今日的创新之都,正是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成为了一座改革开放之城、奇迹之城、创新之城。

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半小时落户”的深圳效率;从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到股份制改革先行;再到打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这座城市用四十五年的奋斗,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生动的注脚。

今天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蔚然成林,华为、腾讯、大疆等企业闪耀世界,人工智能、无人机、5G通信等前沿科技引领全球风潮。“创新”已融入深圳这座城市的血脉基因、流淌于城市肌理,成为它最鲜明的气质。而这份创新的精神,也正在我们滨实的校园里生动上演:在科创校队探索代码世界的遨游中,在数智化课堂与AI的对话中,在电力研学基地感受硬核科技的实践中,期待你们用好奇与智慧,触摸未来世界脉搏。

同学们,“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勇敢前行,才能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正身处一座创造奇迹的城市,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愿你们真正汲取深圳“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云程发轫,万里可期,你们要勇当新时代“奋斗主角”,在校园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经风雨、长才干!

万千平凡善举,微光汇聚耀星河

 在刚刚揭晓的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航天专家栾恩杰,他将中国人的探月梦想写入苍穹,成就了中国探月一大步;有拼命书记范振喜,他一心为共富乡亲谋创业,诠释着无私天地阔;有寒门学霸的逆袭者庞众望,从捡废品到报效国家,一步步踏上阶梯;还有那些扎根深山的支教群体、危难显本色的志愿者们……他们以最朴素的坚守,书写出生命坚韧与责任担当。

同学们,“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友善高尚的人交游往来,就好像在浓雾中行走,不知不觉、无声无息中就被滋润了。我们不仅要高山仰止,更要见贤思齐,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善良勇敢、拼搏奉献的人,他们可能是老师、同学或父母,他们可亲、可近、可学。

同学们,凡人善举,最为动人。让我们从这些温暖而坚韧的身影中汲取力量,小行大爱,静水深流,让美德的种子在心中抽穗拔节,传播真善美;以青春之我,奉献之我,照亮自己,传递互助,共筑温暖滨实。

青春的宝贵之处,正蕴藏于它的无限可能。青春里,我们拥有时间、力量、燃烧的信念,更有那奔腾不息的生命热情。愿同学们在滨实的每一天都光芒熠熠,享受课堂里书声琅琅、思辨激荡;拥抱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欢畅的友谊,尽情地绽放个性,扬长发展……这些看似寻常的校园生活,正是青春最真实的写照。请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在为绽放积蓄能量;唯有脚踏实地,才能留下我们与时代共同成长的珍贵印记。   

同事们,同学们,愿你我都成为时代的“擎炬者”,这炬火自历史深处传来,在你我手中炽烈燃烧,也必将照亮未来、延绵不息。让我们从热爱校园、关心社会做起,不断增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让“滨实人”的身份,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鲜明的底色,让青春梦想与民族复兴同声相应,同步同频!  

谢谢大家!

编辑:谢粤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