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鼓励学校每周开设1-2节阅读课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9-02 11:37

南都讯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关于深入实施广东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到,鼓励学校每周开设1-2节阅读课、打造精品阅读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大阅读”课后服务。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通知》要求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工程、实施阅读资源优化工程、实施阅读素养培育工程、实施科技赋能阅读创新工程、实施阅读成果展示转化工程。其中,在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方面,将阅读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学科教学、汉字书写教学、学生活动相结合,鼓励学校每周开设1-2节阅读课、打造精品阅读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大阅读”课后服务,开展“每天阅读一小时”“周末阅享半日”行动,保障学生每天在校有固定读书时间,每周末利用半天时间自主沉浸式阅读,让阅读成为常态。

在实施阅读资源优化工程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县(区、市)和学校按年度、分年级、分主题编制青少年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建设覆盖全学段的丰富、适切、优质的青少年阅读资源库,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充分发挥校长、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倡导校长、教师率先读书,形成“校长引领教师读书、教师引领学生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阅读素养培育工程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县(区、市)和学校组织专业机构从阅读频率、阅读数量、阅读种类、阅读意识、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多个维度构建青少年阅读指数,科学、全面地评价青少年学生阅读素养水平,实时、动态地追踪青少年学生阅读发展情况,为政策制定与调整、资源优化与配置等提供数据支持。

在实施科技赋能阅读创新工程方面,推动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相结合,推行“数字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设计阅读活动和课程,推动阅读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兴趣驱动-场景赋能-成果转化”三位一体阅读生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依托专业机构开发“AI阅读助手”,推动中小学校逐步覆盖AI伴读计划,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兴趣、基础及发展需求,遴选阅读主题与内容、分析阅读行为与习惯,逐步实现个性化书目推荐、阅读进度监控和详细分析报告生成功能,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兴趣。探索建立阅读素养AI评价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量化学生阅读体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报告。

在实施阅读成果展示转化工程方面,鼓励各地各校与社会机构合作建立阅读实践基地,结合区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打造阅读实践品牌。联合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研学基地开展“行走阅读”,鼓励广大师生现场阅读、实地探访,支持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科普活动、创新项目、文化调研等,在阅读中修身养志、锻造本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