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30日至9月7日,广州图书馆联合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办了“2025纪实影像照见未来”公共学术论坛及公益展映系列活动。
活动通过抗战主题纪录片展映、学术论坛及映后交流等形式,引导公众回顾历史、思考现实,进一步营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社会氛围。
《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公共学术放映现场。
系列活动涵盖多个板块。在“经典纪录电影展映”单元,首映了奥斯卡获奖抗战纪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最新修复版。该片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策划并出资、美国摄影师雷伊·斯科特拍摄,真实记录了1939至1940年间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社会景象,包括香港、广东地区的重要史料。战后该片一度遗失,直至2015年由中国学者周勇团队引入国内并完成修复,此次系该片自1939年在广东取景后首次回到广东放映。
此外,活动还展映了《里斯本丸沉没》和《九零后》等多部优秀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揭示了二战期间沉船事件背后震撼而隐秘的历史,导演方励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创作背景及与广东的渊源;《九零后》则通过西南联大学者的口述,再现了抗战时期教育救国的事迹,导演徐蓓亲临现场与观众交流,强调历史纪录片需立足扎实研究、融合审美与技术、传递共情与思考。
《九零后》展映交流现场。
8月30日下午,“从影像叙事到历史书写”公共学术论坛邀请来自影像史学、传播学与纪录片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抗战影像的研究、创作与价值。周勇教授回顾《苦干》的回归与研究,指出其作为中美民间交流传奇的意义;张同道教授聚焦电影教育家孙明经的抗战拍摄与教育实践;徐蓓导演以《大后方》为例,阐述历史影像的叙事与美学功能;郑伟副教授分析了伊文思与卡普拉对中国抗战的不同记录视角;王美怡主任则呼吁影像资料在专业历史研究中得到更广泛运用。论坛由广州图书馆曾洁主持,现场观众积极参与圆桌讨论。
“从影像叙事到历史书写”公共学术论坛。
活动期间,广州图书馆分别与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历史影像资源的收藏、研究与传播。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向广州图书馆捐赠《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1840-1949)》图录,并设专区展示相关历史图像。周勇教授也捐赠了《<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
同期开展的“烽火岁月 山河长歌——孙明经影像中的国土印记”展览,首次公开展出广州图书馆孙明经专藏文献与实物,呈现其在抗战时期所拍摄的大后方战略要地影像,生动反映战时中国的社会变迁。
“纪实影像照见未来”是广州图书馆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连续四年打造的公共学术品牌,致力于搭建学界、业界与公众的交流平台。接下来至9月7日,馆内还将持续展映多部抗战主题纪录片,深化公众历史认知,增强民族认同与责任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益帆
编辑:刘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