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用:科学治水绘“民心”,百里清流入画来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5-09-20 10:51

走进云汉村,河水清澈见底,鱼虾重返,龙眼压枝。傍晚,孩童追蜻蜓,老人搬着小马扎坐成一排,笑谈道“这水真清”“明天给治水同志送菜”。曾几何时,云汉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像一块顽固的污渍,异味扰民、蚊虫滋生,不仅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美感,也对村民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让这幅乡村画卷失去了光彩。如今碧波重现,不仅兑现了百姓的殷殷期盼,也写就了念兹在兹、一抓到底的“民生答卷”。

图片

曾经的黑臭河涌经治理后变得清波潋滟、岸绿花香,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21年,从南朗街道左步村第一根截污管埋进泥土的那一刻起,中山公用便像一位沉稳而细致的“乡村医生”,把听诊器贴在河涌之间,为每一座村落把脉问诊,以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承担全市半数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四年间,中山公用走过17个镇街的110条村庄,绘就了一幅幅“清流绕村、岸绿景明”的乡村美景,沉淀了丰富的施工经验,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调研工作检查组的好评。据了解,中山公用在沙溪镇15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截至目前,6个行政村的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9个行政村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正处于工程收尾关键时期,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底全面完成并顺利投入使用。

“一村一策”见成效

科学治水绘出民心“作战图”

为充分调动各方治水力量,沙溪镇采取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治理策略,并在政府层面成立了专职的治水工作专班。在进场实施前中山公用城市排水公司邀请治水工作专班及各参建单位用较短时间走遍全村角落,摸清排污口位置、老旧房屋结构、地下管线分布等 “家底”,最终绘制出详细的污水治理 “作战图”—— 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清单、责任到人,甚至细化到 “哪段管网由谁协调、哪户村民由谁对接”,确保 “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在实施过程中,中山公用城市排水公司要求施工单位在进场前须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针对老村房屋脆弱的特点,明确要求“优先保护民居安全”;考虑村民生活便利,规定 “施工时间避开早晚高峰”。这份带着 “泥土气” 的方案,跳出了 “一刀切” 的思维,科学编制施工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部分施工难点,确保工程有序推进。政府的细致考量,让村民们一开始就感受到:“这次治水,是来真的。”

图片

施工前的路面破旧开裂。

图片

施工后的路面平整干净。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民生工程,不仅要有速度、力度,更应有温度,变“民生工程”为“民心工程”。沙溪镇圣狮村大部分道路都是狭窄的村道、巷道,部分路面还因老化出现破旧开裂等现象。经过施工恢复后,路面变得平整干净了。龙头环村村内原有雨水管老旧破损、淤积严重,导致村内经常内涝。针对内涝问题,中山公用城市排水公司积极与村委进行沟通,明确村委需求,并与治水专班、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协调解决方案,最终在项目铺设管道的同时,帮助村内重做此部分雨水管,改善了积水问题。

从“要我治”到“我要治”

污水治理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污水治理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最初,施工拦路、尘土飞扬,村民眉头紧锁:“这得折腾到啥时候?”沙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表示,一开始住户们并不能理解水污染治理具体是什么工作,他们更多地会关心工程实施到自家门口会不会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只有与他们面对面沟通,让他们了解整个项目的实施,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

从敲门行动——把道理说进心坎,到开门监督——把权利交到群众手上,中山公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污水治理工作中来,一场全民合奏的“治水大合唱”在沙溪镇嘹亮响起,让曾经的疑虑化作今天的掌声。

为更好地向村民答疑解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开村民家门:带着水样对比图,告诉大家 “污水直排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拿着设计图,解释 “管网铺到家门口,以后院子里再也不会积水”。对腿脚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特意上门宣讲;对在外务工的村民,通过微信群推送工程进展,邀请他们远程提建议。

作为沙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一线施工员和“流动宣讲员”,在水污染治理中,施工团队首先“进家门”挨家挨户排查,摸排住户的电力、燃气、通信、管线等情况;其次了解住户的困惑,为其进行宣传,尽可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同时,施工团队还会邀请住户前来监督,让大家感受到全民治水的氛围。

为了让村民真正 “参与进来”,政府还在村委会设立监督岗,邀请村民代表定期查看施工质量;在工程群里实时更新进度,接受村民对噪音、扬尘等问题的反馈;在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发动社会力量在施工进场前将设计方案、施工计划、安民告示等提前向所有业主公示,并安排专人做好解释对接工作,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初夏时节,中兴村百亩荷塘翠盖翻浪,粉白荷花叠浪铺霞,“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一动一静皆如画。然而谁能想到,这幅“接天莲叶”美景,曾被周边的“龙须沟”所累——治理前,荷塘周边土水沟污水直排、垃圾漂浮、黑臭扑面,盛夏热浪一蒸,蚊蝇成群,村民无不掩鼻快走。

图片

治理前的荷花池。

改变,从“共商”开始。农村污水治理启动之初,中山公用城市排水公司就把“听民声”写进施工流程:在收到中兴村村民“荷花池周边水沟又黑又臭,能不能一起整治”的诉求后,公司当即决定让村民们一同协商整治方案,组织施工单位、治水办、村委、村民召开协调会。多次沟通后,一份写满村民“金点子”的施工蓝图出炉。

图片

治理后的荷花池。

如今随着治理工作的完成,清流重回河道,换来“一池荷香入画来”。往昔村民唯恐避之不及的荷花池,成为夏季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一渠碧水映初心 民生答卷智慧

共建美好家园氛围愈发浓厚

污水治理后的乡村,不仅生态宜居,更攒足了发展的底气。村民们看着家门口的变化,参与乡村建设的劲头更足了,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愈发浓厚。

图片

治理前的河涌水体黑臭气味刺鼻。

图片

治理后的河涌水清岸绿。

在云汉村,清澈的河涌引来了游客,乡村旅游有了盼头;整洁的环境让投资者更有信心,纺织产业的升级也添了动力。工程完工后,村委会代表全村村民,捧着几面绣着 “心系百姓办实事,排污治理造福祉。”“排污治理深得民心,环境更美功在千秋” 等样式锦旗,在云汉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送交仪式。村委代表握着事务中心及治水同志的手说:“以前愁水、怕水,现在盼水、爱水,这都是你们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你们不仅治好了河,更暖了咱村里人的心。” 

云汉村、中兴村、圣狮村、龙头环村的“蝶变”,本质上是一份政府主导下的 “民生答卷”:从顶层设计的细致考量,到全民参与的氛围营造,再到创新模式的灵活运用,每一步都透着 “以人民为中心” 的温度。当污水变清水,当愁容换笑颜,这幅生态新画卷里,最动人的不是风景,而是政府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相信这样的治理智慧,会让更多乡村实现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的愿景,让乡村真正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据了解,沙溪镇15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2022年,龙瑞、龙山、涌头、涌边、虎逊、康乐等6个行政村的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82.24公里的污水管道,接户率超过80%,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品质。

截至当前,2023年9月开工的9个行政村(中兴、港园、象角、沙溪、圣狮、乐群、云汉、龙头环、濠涌),已建设污水管长98.42公里,完成总进度达到99.62%;总户数13542户,已接户9466户,接户率达到70%。中山公用城市排水公司方面介绍,目前各村正处于工程收尾的关键时期,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底全面完成并顺利投入使用。其间难免会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短暂不便,请大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以“全民治水”的热情和决心,助力污水治理工作顺利推进,共建共享水清岸绿的美丽乡村。

*推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