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半年报:42家上市券商净利全部增长,前十座次生变

南都N视频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9-02 20:06
图片

随着2025年8月走向尾声,42家A股上市券商的半年报已先后出炉。据统计,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达到2518.66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净利润也突破1000亿元,总计高达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行业强劲复苏态势凸显。

从头部券商来看,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营收前10名券商,上半年营业收入全部超过100亿元,而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两家券商净利润也双双突破百亿大关。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整个市场成交额的持续增长,当前券商业绩普遍改善,后续预计券商业绩还会进一步增长,增速会保持相对平稳,行业也会呈现出专业化、头部化、个性化的趋势,马太效应会持续增强。

42家券商净利均实现增长

综合各券商财报,上半年,A股42家直接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合计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合计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值得注意的是,全部42家券商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

营业收入前10的券商均实现了超百亿的营收。其中,中信证券高达330.39亿元稳居首位,与排在第二的国泰海通238.72亿元相比,仍保持了近90亿元的优势。

图片

来源:券商半年报

同期,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的营业收入也超150亿元,分别为162.19亿元、153.98亿元;还有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依次为137.47亿元、128.28亿元、116.95亿元、110.75亿元、107.4亿元、105.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国信证券跻身券商营收前10名,并超越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位列第八。

增幅方面,仅浙商证券、财通证券、西部证券、南京证券和中原证券5家券商出现营收下滑,其余37家券商均实现营收上涨,其中28家的营收涨幅超20%。国联民生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最高,大增269.4%,达40.11亿元。

归母净利润方面,合并成立的国泰海通超越中信证券,以157.37亿元排名首位,中信证券则以137.3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紧随其后。

上半年市场回暖的大背景下,各家券商净利同比均实现增长,且除招商证券、财通证券、南京证券、和首创证券外,其余券商净利增速均超过20%。华西证券、国联民生的净利同比增速甚至超过1000%,分别为1195.02%、1185.19%。

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挑大梁”

具体各业务来看,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成为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以“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口径计算,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达112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53%,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达44.61%,成为拉动业绩的关键力量。其中,36家上市券商自营收入均录得同比增长,仅6家出现下滑。

其中,中信证券以190.52亿元的自营收入位列第一,同比大增62.42%,国泰海通以93.52亿元排名第二,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金自营收入均达到70亿元以上,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均在50亿元以上。在增速方面,除国联民生外,另有3家券商自营收入同比实现数倍增长。其中,长江证券同比大增逾6倍,实现自营收入14.79亿元。

多家券商披露了上半年自营业务的核心策略和重点布局方向。中信证券表示,权益投资业务坚持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特别是中长期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加强对低估值大型蓝筹公司的研究,加大量化投资、非方向性对冲策略布局;中国银河则称,公司着力加强在AI芯片、量子计算、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空天科技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投资布局相关产业链和个股,取得较为出色的投资业绩。

经纪业务方面,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4.54亿元,同比增长43.98%。其中,所有上市券商该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且同比增幅均超过了15%,展现了强劲增长势头。

其中,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收入均超过50亿元,分别为64.02亿元和57.33亿元;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在30亿元至40亿元之间。

转型浪潮中,券商纷纷将买方投顾体系建设作为转型核心。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将“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提升专业能力”作为立法目的写入第一条,并明确提出:重点完善业务发展加分指标,引导证券公司提升经营质量,在引入中长期资金、财富管理等领域更好发挥专业服务能力。

券商合并引发业绩突飞猛进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已落地合并的2家券商——国泰海通、国联民生,均呈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加77.71%;归母净利润为157.37亿元,同比增加213.74%;国联民生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0%;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国泰海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仍达到了72.79亿元,同比增长仍高达59.76%;同期,国联民生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1355.7%。

从规模来看,经过合并后,两券商的资产规模均实现大增。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泰海通资产总额达18046.19亿元,同比增长72.2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3213.78亿元,同比增长88.19;国联民生总资产达1853.97亿元,比较2024年底增长90.7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达510.88亿元,同比增长174.90%。

从具体业务来看,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展现出惊人的高增长,同比达 14052.11%,即较上年增长140倍。同样呈现高倍数增长的还有国联民生的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1.95亿元、5.44亿元、3亿元,同比增幅达215.76%、214.94%、136.10%,上半年仅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小幅下滑,微降8.23%。

对此,国联民生在半年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围绕杠铃策略,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充分抓住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上升行情,重点配置有色、医药、军工等行业,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国泰海通则通过合并,上半年净利润超越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在42家券商中排名第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泰海通也对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进行说明。报告期内,国泰海通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负商誉79.64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除去该项,若以主营业务计算,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79亿元,而中信证券为135.71亿元,远远超过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以74.56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在客户增长和两融业务等方面,整合后国泰海通也有所突破。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384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2%,其中,富裕客户及高净值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6.8%;私人订制服务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7.7%。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市场份额达到9.78%,较上年末提升0.61个百分点,排名行业第一。

同时,其旗下其他业务数据也实现增长,君弘APP及通财APP平均月活达1558万户,较上年增长9.6%,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4530亿元,较上年增长13.4%。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