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智慧城市大会中国&区域颁奖典礼上,广州荣获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最高荣誉“城市大奖”和“能源与环境大奖”。
谈及广州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还有哪些重点布局?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主要围绕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数据底座和共性能力建设、推进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政府提质增效、推进数字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共6大领域提出25项重点任务,对全市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全域数字化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为广州开展超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提供行动指南。
广州荣获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最高荣誉“城市大奖”和“能源与环境大奖”。
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全国50强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智慧化发展主题展会。大会设立“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奖项,“城市大奖”每年只能有1座城市获得,是本次大会设立的最高荣誉。
此次中国及亚洲区域大会吸引来自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个城市代表团参会。大会期间,广州开设城市展厅,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广州数科集团、广州城投集团、华为公司以及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等企业现场进行成果展示和宣介,重点展示将智慧城市建设与人民城市理念深度融合的“广州方案”,以及以电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生态圈的“广州案例”。
谈及广州智慧城市建设亮点,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码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命题,作为统筹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部门,该局以打造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国际一流智慧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构筑韧性智慧城市的数字化新引擎。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了解到,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将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之一。广州率先承担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全国50强案例,获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试点。
全面监测城市运行的心跳与脉搏
在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媒体开放日活动上,谈及广州“城市大脑”最大特色在哪些层面,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何明显优势?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广州“城市大脑”特色主要包括全面感知城市运行状态,夯实数字底座;聚焦赋能应用,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效能。
具体而言,通过城市大数据中台,构建标准化数据交换体系,整合多源业务数据与共享流程,有效破除部门壁垒,实现全市40个委办局、11个行政区的全面覆盖,对接业务系统114个,归集城市运行数据超170亿条。在此基础上,接入并整合城市多领域运行体征数据,将“指标碎片拼图”整合为“全景城市画像”,涵盖人、企、气象、交通等城市运行体征数据,融合政务服务相关数据,实时监测市、区两级热点事件及舆情风险等,全面监测城市运行的心跳与脉搏。作为“一网统管”的城市大脑,“穗智管”汇聚城市视频云、时空信息云、城市物联感知、城市信息模型等公共能力,打造了交通运行、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智慧水务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场景,不仅初步形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管理架构,为全市提供统一的数字底座支撑能力,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提供了强大支撑,赋能十五运会、百千万工程、广马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及突发事件协同联动,全面提升城市响应与治理能力。
广州力争建成数字中国标杆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依托“穗好办”政务服务总门户,建成“线上一网”“线下一窗”“热线一号”互联互通服务矩阵,实现政务服务高效协同、数据共享、标准统一,提供全龄友好、普惠便捷的城市服务。
在政务服务领域,迭代升级“穗@i企”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推出“政策智算器”,推出“政务AI智办”模式,企业开业当天审结,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在社会服务领域,基于政务区块链平台,实现超300家市内医疗机构、省内外市570家医疗机构“医检互认”,广州12345热线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辅助话务人员更加精准高效解答市民诉求。在数字湾区领域,“云窗口”为全市及15省39市1.4万个“跨域通办”事项提供远程导办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部署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和“澳政易”自助服务机,方便港澳居民就近办事。
据透露,未来广州力争建成数字中国标杆城市和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发挥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中、场景丰富等优势,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合力,提升广州市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袁炯贤 研究员 方晓林 通讯员 穗政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