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暑期文博热:高质量提升中掀热潮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5-09-05 14:43

今年暑期虽已落幕,但回顾今年广州的暑期文博热潮,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业界分析,广州在文旅深度融合中发展,持续提升专业性,优化服务等提升中掀起热潮。

广州博物馆:以超“广”角镜了解广州历史

图片

2025年暑假期间,广州博物馆围绕馆藏文物、结合时事热点、“消失的名菜”文化IP,策划多场特色研学活动,带领市民观众用超“广”角镜深入了解广州历史,累计开展收费研学项目25批次,参与观众1026人,实现营收近5.7万元。

暑期是博物馆的传统旺季,如何在旺季中提升服务,让观众走进博物馆收获更丰?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暑期,结合时事热度,把握消费痛点,抓住基孔肯雅热防蚊之机,适时推出植物驱蚊水、驱蚊香囊等实用性研学活动产品,让到馆的观众可以亲手DIY专属于自己的驱蚊良方。截至8月23日,该研学项目参与人数达421人。

假期中,利用仲元楼展区的自然科学馆,抓住小朋友喜爱的“动物”元素,围绕馆藏带有动物元素(含纹样、器型、动物化石标本等)的文物,研发“石语者——化石里的动物世界”“有‘纹’化的动物们”两大主题研学活动,带亲子观众在博物馆里体验逛动物园的乐趣。暑假期间已连续追加7场,周末场次的活动名额大多在开始报名后两小时内就抢完。

朱晓秋透露,“自然科学馆”的该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客流,让老馆焕发新活力,该项目将作为广博日后周末常态化运营的品牌项目。很多参与者都惊叹“原来广州博物馆除了镇海楼之外,仲元楼也别有洞天”。

图片

更令业界关注的是广州博物馆对“红色研学市场化运营”的探索实践。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广州博物馆从2024年开始谋划,以扎实的史料研究和深入的抗战遗址田野调查为基础,设计研发了共有9条不同主题线路的广东抗战史迹研学。该研学受众群体涵盖学生、工会、党团组织,参与人数可达20-1000人,地点覆盖广州市各区、广东省江门、惠州、东莞等城市。馆方可根据不同团体的需求个性化定制研学时长和研学重点内容,学员化身不同角色,利用研学终端机,参与信息解密、定向寻踪等互动环节,收获印有专属编号的研学“勋章证书”。

广州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参与者的学情特点,采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和语言输出,通过角色扮演、信息解密、定向寻踪、真人图书馆等沉浸式体验方式,开启了红色类研学市场化运营的尝试。从3月开始,该系列研学进行了7场内测和18场次的试运行,参与人数近600人,并实现营收,打破红色研学难以市场化运作的困局,其中“不能说的秘密——地下秘密抗日”线路共开展7场次,成为最受欢迎的研学线路。

图片

为打破当下传统研学活动模式的局限,广州博物馆率先在广东抗战史迹研学“从沦陷到胜利CITYWALK”线路中推出研学数字化利器——研学终端机(昵称为“小游宝宝”)。南都记者了解到,该款专为研学场景设计的全年龄智能交互终端,集安全守护、趣味学习与成长追踪于一体。学员手持研学机,既可为学员安全定位护航,又可跟随导师的研学进度查看抗战地图、读取图片和视频信息、线上答题、生成个性化研学报告等,建构起全新的研学体验。

南沙图书馆:暑期接待读者69.4万人次

据“南沙图书馆”公众号数据:今年暑假期间(7月-8月)文献外借量102.1万册次,接待读者69.4万人次,其中最高峰,读者入馆日为7月13日,进馆1.5万人次;新办理读者证3688个;开展阅读活动465场,平均每天近8场活动,参与读者超30.2万人次,涵盖讲座沙龙、技能培训、研学实践、文化展览等多个类型。

南沙图书馆还上线了智能服务——全省首个地方文献专题处理AI大模型“阿贝数字人”,其小程序通过“特色伴读”“阿贝客服”“阿贝个性化荐书”三大核心模块,精准解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服务时的高频痛点问题。

广东科学中心:暑期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图片

游客在广东科学中心看机器人表演

自7月1日至8月31日,广东科学中心累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24%。创开馆以来“暑期参观季”的最高纪录。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东科学中心今年暑期持续推新,从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Sky Ocean 空中剧场到人气爆棚的夏季星空秀,从科学与趣味性齐聚的科普电影到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再到备受观众喜爱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趣味科普课程和13大主题展馆、4600多场科普表演,1606场科普影片的播放等,满足了公众沉浸式体验的科学热情。

暑期期间,广东科学中心剧场表演从日常的每天78场增加至每天87场,并增加了现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协助维护现场秩序,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为了方便“一老一小”参观出行,广东科学中心还特在二楼D馆和E馆之间的休闲区新增婴儿车临时存放点,方便游客存放婴儿车辆,并在场馆增加了长者参观指南、血糖仪、成年人纸尿裤等物资,方便长者更好进行参观。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通讯员 李早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