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建筑垃圾处置难题,广州白云让百万吨建废“回归建设”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9-06 10:52

机器翻动间,一块块建筑废弃物在自动传输带上被投入鄂式破碎机,在智能化车间里,这些建筑废弃物经过破碎、风选等流程,最终成为绿色低碳的再生材料,再次被投入到城市建设中。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幕就发生在广州市白云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的智能处理生产线上。

当前,白云区城市化进程快,建设项目多,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大。随着新修订的《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白云区建筑废弃物治理有何新举措?近期,南都N视频记者走进白云区,观察白云区年资源化利用量已达1000万吨背后的体系建设。

建筑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全程可追溯

“以往,因缺乏有效手段,监管盲区多,一旦发生建筑废弃物偷倒,很难追踪到事主。”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筑废弃物管理科四级主办杨秦正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演示,智慧城管的大屏幕上,一张地图清晰标注了“装饰装修废弃物点”“余泥卡口监控点”“备案车辆”等流程信息。“如今,白云城管依托市级监管平台,融合无人机巡航、AI智能识别、电子联单等科技手段,实现建筑废弃物从产生、运输到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

一方面,白云城管通过提前设置的32条无人机巡航航线,可以实现对偷倒黑点和高发区域,以及农田、河涌、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的实时巡飞,及时发现建筑废弃物偷倒线索,并进行倒查,快速锁定涉事企业及人员。

另一方面,在白云大道、广从路等主干道布设153个智能卡口,部署450只AI摄像头,集成车牌识别、密闭检测、车身清洁度分析等6大算法,自动识别无证、不密闭、无电子联单运输建筑废弃物等违规行为。

图片

白云区智慧化实践加强建筑废弃物全链条管理。

“此外,我们还在车上装了右侧盲区智能预警系统,当有非机动车或者行人靠近泥头车的右侧盲区时,就会有一个提示,避免道路运输安全隐患的发生。”杨秦正介绍。

今年以来,白云城管大力推行建筑废弃物处置的电子联单管理。通过在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置场所划定电子围栏,并在车辆上搭载定位系统,实现建筑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全程可追溯,2025年以来白云区建筑废弃物电子联单数量达40余万条。

与此同时,9月1日以来,《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2025年)正式实施,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了居民对依法处置装饰装修废弃物的认识。然而,仅靠居民提高意识还不够,白云城管还不断完善居民处置装饰装修废弃物的便利性。杨秦正介绍,白云区通过数字智慧化转型升级,依托“白云智慧城管”运营平台搭建装饰装修废弃物备案和预约小程序。现在,居民只需点开家装建废清运小程序,选择零星收运,就能像线上打车一样,等专业处置公司上门清运即可。

处置公司在接单以后会将居民装饰装修废弃物暂时存放在收集点,等达到一定的体积后再转运到能够规模化处理装饰装修废弃物的企业,实现循环利用。除了在小程序上预约收运,居民也可以选择自行投放,在小程序上即可找到每个收集点的点位路线。目前,白云区已有7家规模化装饰装修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总处理能力达430万吨/年,可以充分满足白云区装饰装修废弃物的处理需求,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处理量超过15万立方米。

百万吨废料“变废为宝”,破解处置难题

走进广州环投集团(以下简称广环投)下属广州市城市建设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映入眼帘是智能处理生产线。广环投投资建设运营的白云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占地45亩,是广州市首个拆除类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

图片

白云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

该项目每年可处理建筑废弃物100万吨,生产30万吨水稳料和240万立方米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建设和园林绿化等领域。

图片

生产线上,建筑废弃物被投入鄂式破碎机。

广州市城市建设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向阳介绍,白云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特色鲜明,首先是协同处置,该项目坐落在李坑循环经济产业园里,除了项目本身外,这里还有广环投投资建设运营的第一资源热力电厂等。在处理流程中,从建筑废弃物中剔除出来的其他废弃物就可以随时运输到其他项目去处置,大大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此外,该项目作为广州市首个拆除类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始终聚焦国家“双碳”战略,通过高标准建设和创新生产工艺等系列举措,形成了“来源于建筑,回归于建设”的绿色循环利用模式,较好地破解了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监管难、处置难等行业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2025年)中,新增非许可类装饰装修废弃物管理责任人制度,明确物业服务人、居(村)民委员会或经营(管理)者作为管理责任人,管理责任人有义务督促按照规定投放装饰装修废弃物,劝阻、制止不当和违法投放行为。而对于规定投资额一百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下的装饰装修工程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列为“非许可类”,免予办理排放许可,但仍须依规进行运输、消纳、综合利用和处置。

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谭钊雄表示,建筑废弃物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和市场参与。接下来白云城管将逐步实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跃迁,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引入数字孪生,实现建筑废弃物动态模拟与优化调度。同时积极参与省级标准制定,推动“白云模式”标准化、可复制。并与佛山、肇庆等城市共建跨区域处置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竹 通讯员 成广聚 魏静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