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伽 通讯员岳杨春 梁锶童 9月3日下午,广州市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走进军休干部龙金河家中,送上南沙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问候。此时,刚经历手术、伤口尚未拆线的龙金河,正坐在屏幕前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回放。
当看到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步伐通过天安门、空军战鹰呼啸而过时,这位62岁的老飞行员眼眶泛红:“1999年国庆50周年的时候,我驾驶战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这一晃快26年了,今天看到这么多新式飞机,我都认不过来了,人民军队越来越强,我为祖国骄傲!”
龙金河展示“首都国庆50周年阅兵”时他驾驶军机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照片。通讯员供图
1981年7月,龙金河通过招飞入伍,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在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驾驭4种机型,累计安全飞行3800多小时——这意味着他在空中度过了整整158天,相当于绕地球飞行数十圈。
“每一次起飞,都是与责任的约定。”龙金河的飞行日志里,记满了急难险重任务:加入“首都国庆50周年阅兵”“首都国庆60周年阅兵”两次盛大仪式的空中梯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见证加油机与战机首次成功对接的历史性时刻,多次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完成战备巡逻任务。
1998年,龙金河因精湛技术被空军授予“特级飞行员”称号;2004年,空军银质飞行奖章挂上他的胸前。可每当有人提起这些功勋,龙金河总摆摆手,语气谦和:“把党交给我的战备训练任务完成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把战鹰使用好、呵护好,就够了。”
龙金河荣获二等功。通讯员供图
告别战机与跑道,龙金河退休回到南沙的社区生活。这位老飞行员,把荣誉锁进抽屉,把军人的作风刻进生活。
社区组织慰问养老院老人,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帮老人剪指甲、聊家常,握着老人的手耐心倾听;2020年疫情防控最吃紧时,他穿上“红棉老兵”红马甲,主动承担小区门岗值守任务。邻居们说:“龙叔话不多,但有事找他准没错,比亲人还贴心。”
“军装脱了,但党员的身份、军人的本分不能丢。”龙金河常说,奉献没有“退休”的一天。
9月3日当天,刚经历手术回到家中的龙金河凝神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回放。
看向电视屏幕时,龙金河泪眼朦胧,口中喃喃地说:“如果可以,真想再次驾驶祖国的战鹰飞越天安门广场,再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看到人民空军现在的雄姿,我此生无憾!”然后他缓缓举起手,对着屏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龙金河同志践行了‘退休不褪色、离队不离党’的誓言,他是我们身边最可亲可敬的榜样。我们也要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承诺”。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完善军休干部服务保障体系,集聚更多社会力量关心、关爱老兵,让每一位老兵都感受到党和政府、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