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反馈,位于广州海珠的琶洲会展中心近江边人行道上,安装有不锈钢盲道,并提出“不防滑和易松动”的质疑。不锈钢盲道曾因视障脱口秀演员吐槽,在网络上引起激烈讨论,部分城市对其进行拆除。南都N视频记者对市民反馈的不锈钢盲道现场进行了走访。
测评:
雨天更滑,行走须当心
部分螺丝松动、边角翘起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南都N视频记者在位于广州海珠区的阅江路西人行隧道处发现已经铺设完成的不锈钢盲道。这是一处新建的人行隧道,部分出入口已经开放可用。
此处的不锈钢盲道铺设在隧道出入口的楼梯上下两端,有明显的过渡作用,连接地下隧道内和地上人行道的盲道,后两者采用水泥盲道。
不锈钢盲道铺设在隧道出入口的楼梯上下两端。
不锈钢盲道沿着隧道出入口铺设。
和水泥盲道一样,不锈钢盲道也有点阵或条状凸起,脚底能明显感觉到凸起物。不一样的是,不锈钢盲道更显光滑,容易反光。在非雨天气中,踩在上面,其防滑性能和水泥等盲道尚未有明显较大的感受上的差别。
但在下雨时和雨后,不锈钢盲道则明显较水泥盲道更滑。记者在雨天体验了一番。行走时,鞋底和不锈钢盲道表面的摩擦力大幅减少,须放慢速度格外当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因进隧道躲雨需要,小跑在不锈钢盲道上,减速都会更加困难,需要小心翼翼。
下雨后的不锈钢盲道表面更加光滑。
“这看起来就更滑,体验起来也是。”记者邀请路过的行人一起体验不锈钢盲道的防滑性能,行人告诉记者,不应采用不锈钢盲道,还是换回水泥盲道好。
行人在雨天体验不锈钢盲道的防滑性能,指出其“更滑”。
由于采用螺丝钉钻进地面固定,记者还发现已有部分螺丝钉松动或缺失。松动或缺失的螺丝钉造成不锈钢板边角翘起,90°的尖角稍显锋利,同时形成不平整的路面,若没上下抬脚,或恰落脚在尖角处,容易绊倒。有钻有螺丝钉的瓷砖破裂不见,导致不锈钢盲道无法紧贴着瓷砖固定。行走在上面,不锈钢盲道会“滋滋”作响,能明显感受到其未贴紧地面的松动。
部分不锈钢盲道螺丝松动,边角翘起。
钻有螺丝钉的水泥板和固定用的螺丝钉均缺失。
针对不锈钢盲道的讨论,源于2024年底一位视障脱口秀演员吐槽城市中的不锈钢盲道在雨后极其显滑。
此后,有城市迅速反应,对已经铺设的不锈钢盲道进行拆除。这一现象在网络上引起了诸多讨论。在社交平台上检索“不锈钢盲道”,亦能发现不少网友质疑其雨后的防滑性能,也有网友分享了滑到摔伤的经历。
在广州,记者尚未发现有成规模使用不锈钢盲道的现象。此次市民反馈的阅江路西人行隧道处的不锈钢盲道仅铺设于隧道楼梯口,隧道所在的阅江中路其他路段均采用了水泥盲道。
声音:
不平整的盲道容易绊倒
关注盲道的安全和导航功能
“虽然我没有正式对比过两者的防滑程度,但不锈钢材料表面比水泥更光滑,所以防滑效果应该相对不足。”广州的视障按摩师周学平如是告诉记者。
针对松动的螺丝造成边角翘起,形成不平整路面,周学平同样以水泥盲道作参考、谈感受。水泥盲道在长久使用后会出现缺损,或建设之初步就高低不平。“不平整的盲道容易让视障伙伴绊倒,或会卡住盲杖,导致盲杖头撞击到我们的身体。”
周学平还说道,如果视障人士穿露脚后跟的拖鞋,容易被凸起来的盲道刮伤脚。“这个问题可能存在,而且可能性还比较大。”
从实际使用感受来看,周学平建议,当前讨论城市中的盲道时,更应关注盲道的安全性和导航功能,“而不是铺在路面上,让人看到存在而已。”
回应:
已第一时间加固处理
将选取更优材质和防滑工艺,完善盲道建设
记者将市民提出来的质疑和现场走访的情况反馈给了广州市广园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从采用不锈钢盲道的原因和拟采取措施两个方面作出回应。
边角翘起的不锈钢盲道处已被加固处理。 受访者供图
采用不锈钢盲道的原因方面,该公司表示:一是符合相关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等国家标准文件未对盲道材质予以明确限制;二是保持现有设施材质和视觉的一致性,阅江路西人行地道所处位置属于会展西路过江隧道下一阶段施工范围,部分盲道为临时设置,参考了阅江路会展西路路口原人行地道盲道使用的不锈钢材质,暂时安装了不锈钢盲道进行接顺处理;三是不锈钢材质较其他材质更坚固耐腐蚀、易清洁维护,在经受长时间的踩踏和磨损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平整度和凸起度,能更好地在隧道人流量大和施工环境下提供相对稳定的无障碍通行功能条件。
该公司表示高度重视此次反馈问题。针对本次反映的部分盲道松动翘起情况,已第一时间进行了加固处理。对于材质防滑性能问题,正在研究相关改进方案,提升该临时盲道设施的防滑性能。后期会展西路过江隧道占道施工结束后,将会对该人行地道范围进行重建,届时将结合国家标准文件技术要求,并充分考虑市民反映的不锈钢盲道防滑问题,选取更优材质和防滑工艺,完善盲道建设。
观点:
应了解不锈钢盲道特点,有限度有节制地去使用
在长期关注特殊群体的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郑子殷看来,不锈钢盲道的运用应考虑特定场景。
“客观而言,不锈钢盲道在特定场景下存在优势。”郑子殷解释道,比如在一些消防要求较高的室内场所,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加装设施(非撬开地砖方式)。
“看待不锈钢盲道应用要一分为二,一是改造成本相对低、不锈钢盲道相对容易铺设,不会轻易对地面造成伤害;二是在有关业主单位对无障碍设施认知层面尚有待提高的时期,先满足‘有’的层面。”郑子殷认为,不锈钢盲道可以使用,但应考虑集中在某些特定场景去用,比如一些金属质感能与现代风格的建筑(如玻璃幕墙)更好地融合,显得更加高档和协调。“但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不建议在户外使用。”
针对不锈钢盲道的争议,郑子殷总结了五个方面,包括雨天易滑,松动或翘起的边缘可能割伤行人,缺乏弹性的金属表面行走舒适度差,光亮的金属表面产生的炫光可能造成视觉不适,冰冷的金属质感可能和历史文化街区等环境不协调。
郑子殷认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者应该了解不锈钢盲道带来的种种问题,有限度有节制地去使用。”
“不锈钢盲道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折射出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惯性问题,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郑子殷提出短期、中期、长期的建议。
短期应立即全面排查已铺设的不锈钢盲道,尤其是露天、人流量大的区域,高风险区域设置临时警示标识,并有计划地进行替换。
中期应完善盲道建设标准,推动地方建设标准的细化落实,明确不锈钢盲道的使用场景,对其性能与铺设要求进行详细定义,如对边角的处理。
长期来看,城市管理和建设者应树立“全生命周期成本”观念,而非“最低建设成本”,聚焦长远,选择耐用、安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材料才是更经济、更科学。
“通过不锈钢盲道的事件,构建起一个更科学、更人性化、更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决策与管理体系,这才是此事带来的最大长期价值。”郑子殷如是说道。
你举报,我出动!如果您曾目睹治理乱象,亲历过需要发声的遭遇,请拨打020-87388888,向“都市暗访”专栏反映。我们将慎重核查、追踪到底,推动城市“疑难杂症”解决。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文字/图片:南都N视频记者 代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