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如果你还以为广汽埃安主要依赖B端市场,那可就错了。如今的埃安,在C端市场的表现非常瞩目!
回首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还不足3%。行业起步晚、技术不成熟、用户体验差,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油改电”的政策产物。就在那一年,广汽埃安正式成立,专注纯电领域。依托广汽新能源时代十多年的技术积淀,埃安很快便通过国内首个纯电工厂,推出了首个纯电专属平台打造的AION S。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纯电车也可以拥有如此宽绰的空间、舒适的乘坐体验,续航也不再“打骨折”。广汽埃安在扭转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印象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
正因如此,广汽埃安通过AION S迅速打开B端与C端市场,随之迎来第一波销量爆发,使广汽埃安成为国内首个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此后,埃安乘势推出第二款爆款车型AION Y。凭借用户共创的“百变潮颜”和“百变大空间”等创新理念,AION Y重新定义了汽车出行的可能性,它不局限于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可无限拓展的生活空间。没想到的是,广汽埃安在B端市场的表现过于出色,加上当时客观环境引发的失业潮,反而让许多用户将目光投向了这款有高品质背书、空间更大、价格更亲民的AION Y,意外实现了B端与C端市场“通吃”的局面。
人们对埃安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高触达率。在华中以南地区,埃安能见度极高,口碑深入人心。甚至不少人在打车时,若非埃安车型便会取消订单、重新下单。消费者心中早已埋下了“埃安等于舒适、可靠”的认知标签。
对广汽埃安而言,这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产品品质获广泛认可,已连续三年获评新能源汽车质量第一;忧的是,尽管在C端持续发力,公众认知却仍停留在B端印象。于是从去年起,埃安通过战略调整,再一次深度布局C端市场,一年内“埃安三龙”接连上市,市场反响立竿见影。尤其在科技普及方面,精准击中用户多个痛点。
当时智能驾驶刚开始普及,但优质智驾功能多集中于30万元以上的车型,便宜的智驾普遍被认为安全性存疑。广汽埃安毅然投入,不计成本将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系统通过首款全球战略车型——埃安霸王龙,打入15万级价格区间,实现尖端科技普惠大众。今年以来,“听劝文化”蔓延至广汽旗下多个品牌。在对千名霸王龙车主深入调研后,8月再度推出霸王龙家庭版,针对舒适性完成21项升级,五连杆独立后悬、方向盘/后排加热、三模式冰箱等等用户所需的配置全部下放,叫好又叫座。据悉,多地出现一车难求的景象,甚至有顾客为了尽早提车,打起了展车的主意。不出意外的话,9月霸王龙家庭版的销量将会带来很大的惊喜。
此外,广汽埃安也是首个将长续航广泛普及到各车型的品牌。例如霸王龙家庭版就搭载同级最大的75°大电池;而上半年已跻身A级纯电轿车TOP 5的埃安RT,搭载了宁德时代的定制电芯,并拥有650km同级最长续航,且10万出头就能开走!即便是激光雷达版本也下探至13万元以内!不仅如此,凭借自建超充桩数量新能源车企第一、首批获得3C认证等成绩,让用户不仅能以更低成本享受长续航,还能体验随处可充、安全便捷的补能服务。
在更亲民的8万元以内市场,埃安UT扛起大旗。普遍认知中,该价位电车仅满足代步需求,安全性能往往被忽视。而埃安UT凭借中欧双五星安全车身设计、“扭成麻花也能正常使用”的弹匣电池,彻底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同时配备同级唯一的倒车AEB系统及多项越级配置,让这台小车不仅好开好停,更安全感十足,一度跻身8万级A0纯电销量榜TOP 2。
“埃安三龙”能如此快速响应市场,实现高科技下放与普及,离不开广汽全产业链的支撑,包括三电系统全栈自研自产的能力。这套高效的研发体系,也在海外市场开花结果。尽管2023年才启动出海,广汽埃安的发展速度却令人惊叹,迅速进驻超20个国家与地区,泰国、印尼的智能生态工厂相继投产,销量也持续攀升。例如在泰国,今年第一季度即跃居当地销量第二;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市场,纯电销量也已跻身前三,逐步形成“国内海外双循环”的新增长格局。而这只是开始,依托广汽的全球网络,埃安持续加速拓展更多市场,比如正火热开展的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埃安霸王龙正式在欧洲上市,并宣布埃安UT 2026年登陆欧洲,如今海外无疑成为了其C端增长的新引擎。
如今走在街头,除了熟悉的AION S穿梭忙碌,越来越多“埃安三龙”的身影映入眼帘。不可否认,埃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B端市场,表现确实亮眼,但更不容忽视的是,它早已是一个掌握核心技术、产品矩阵完善、兼顾高端与家用需求的主流新能源品牌,这正是C端销量持续攀升的背后,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全新故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