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专家解读“人大刚子”走红:若仅靠个人努力恐难持续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09-10 15:45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的社交账号“人大刚子”,开通不久持续涨粉,其评论区部分建议也得到落实。9月9日,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人大刚子”账号的开通是一次高校治理新探索,具有其示范作用,启示其他高校应该有更好的互联网思维,了解青年学生需求。

图片

“人大刚子”账号。

“人大刚子”账号为何快速走红?陈光分析,高校一把手以接地气的方式主动触网,“以比较亲切的称呼、形象,与学生面对面互动,打破了传统校园管理中自上而下的一种壁垒,让学生们感到亲切与重视。”此外,账号开通后回应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诉求,满足了学生对校园管理透明化、人性化的需求。

“还有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网络化生存的一代,他们习惯在网络空间对话。”他认为,“人大刚子”账号更适应现阶段大学生的对话模式,能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迅速走红。

陈光认为,该类个人账号的开通,不仅拉近了校领导和学生的距离,也增强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校领导和同学们都共同生活在校园中,是共情共担的同行者。”同时,这种扁平化的沟通方式有利于高校治理更加落地,真实反映学生诉求,解决他们更切实的问题。

但账号的走红背后,也透露出高校治理问题。陈光介绍,事实上,大学里都设置有学生反馈诉求的渠道,例如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那么领导个人账号的突然走红背后,是否反映出传统校园治理中信息传递渠道的利用效率存在问题,或是渠道本身缺乏来自学生的信任。因此,造成了高校和学生沟通方面存在着问题。”

“当然,这是一次重要的探索。”陈光也肯定道,高校一把手以创新性和示范性的举动,打破校园的沟通壁垒,更重要的是为各部门提供了主动改变沟通方式、主动解决师生问题的工作方式。

那么,这一新沟通渠道是否具有长效性?“高校一把手以个人账号的方式,面对几万师生,并逐一在留言区回复每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这是难以想象的。”陈光表示,因此,该账号的开通更多的是起到示范作用,告诉大家要以新的沟通方式,来展开校园工作。“我并不主张每一位领导都开账号,去一一回答学生问题。如果开账号的话,定位应该是以发布重要信息和配合学校治理为主,与学校各渠道形成一个沟通网络。”

陈光认为,“人大刚子”账号的开通,也启示其他高校管理应该有更好的互联网思维,了解青年学生需求,“我们不能够仅靠个人努力或热情,否则难以持续”。他提出,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网络沟通新机制,应该将其植根于高校管理机构的各部门中,梳理现阶段问题,确立优先级,并划分责任部门,明确办理时限。“再把线上、线下互动有效结合,针对问题及时解决,才有助于学校治理体系的持续发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敖银雪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即时观策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