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门城楼上,罗竞辉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阅兵方阵。他感慨:“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抗战老兵的关心,也是对历史的铭记。”
今年已95岁的罗竞辉老人,是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老战士。少年从戎,浴血抗战;和平年代,他又在深圳挥洒热血,默默为特区建设贡献力量。如今,他在华强北安享晚年,依然身体力行向年轻一代传播红色记忆与爱国精神。
少年投身抗战 烽火中守护家国
1930年,罗竞辉出生于香港新界沙头角南涌罗屋村。13岁时,他毅然加入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先后担任海上中队通讯员、保卫员。那是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与战友们乘着木船在大鹏湾海域拦截日军物资运输船,保卫渔民生产。
“队长和班长就牺牲在我眼前,但是敌人来侵占我们的国土,再怕也要打!”罗竞辉回忆往事,眼中依旧闪烁着坚定。
扎根建设一线 与华强北共成长
抗战胜利后,罗竞辉又投身解放战争。1950年起,他长期在惠阳、惠东、深圳等地工作。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深圳,他调任位于华强北的深圳纺织工业公司,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直到1991年离休。
彼时的华强北,还是泥泞小道、低矮厂房;如今,早已高楼林立、商贸繁盛,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电子第一街”。罗竞辉深有感触:“以前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地。我有幸参与其中,今天看到深圳的辉煌,我倍感骄傲。”
安居华强北 赓续红色血脉
离休后,罗竞辉选择在华强北安享晚年,与家人一同生活。“这里交通方便、医疗配套完善,街道和社区也经常上门送关心。”罗竞辉老人笑着说。正是因为华强北宜居宜养的生活环境,他决定在这里颐养天年。虽年逾耄耋,他依旧“闲不住”,积极参加社区党委的组织生活和各类公益活动,在学校、社区讲述抗战历史,传播爱国精神。华强北不仅是他安度晚年的家园,更成为他继续发光发热、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舞台。
从少年从戎到特区建设,从华强北的泥泞街道到如今的创新型国际化商圈,罗竞辉老人的故事,浓缩着深圳与华强北的奋斗历程。“我们要把战争年代那种不怕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继续投入到特区建设中去。”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从战火中的少年到特区建设的见证者,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是将他们的精神接续传扬;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以奋斗者姿态开创新篇章。如今,华强北正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构建“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这片热土既镌刻着老一辈的奋斗足迹,也孕育着新一代的创新梦想。抗战老兵的革命精神,正化为华强北的底色与力量,激励这片土地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黎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