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陈定深圳行,不去赛场去观“星”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9-11 19:04

近日,奥运冠军陈定来深圳,既没有去体育馆,也没去商业地标,而是一个许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地方——爱特乐团的排练厅,这里有一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孤独症青少年。

这次温暖的探访,正是“鹏城有爱、名人有约——深圳公益慈善项目City Walk”参访活动首站。首站活动也正式拉开了2025年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决赛路演的序幕。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大赛共收到来自18个省市的305个申报项目。经过入围赛、晋级赛的层层评审,最终有15个项目脱颖而出,将于9月25日举行公开路演,决出星级项目。

图片


几位深圳妈妈成立了国内首个由“星星孩子”组成的公益乐团

长时间被困在孤独与社恐深渊里的贝贝,直至二十岁才遇见了钢琴。他患有重度孤独症,无法正常表达和交流,肢体控制和情绪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周围的异样眼光和不理解,曾让他及整个家庭倍感无助。直到在乐团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接触并学会了弹琴,情况悄然发生改变。

“一开始只能模仿老师的动作,到后来听到音乐就能弹奏曲子。不仅学琴快,语言、行为与交流能力也提升了。我们还鼓励他参赛、做公益演出,让他接受媒体采访等等。伴随着大家的肯定和赞美,贝贝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贝贝妈妈孙老师娓娓道来,她同时是深圳市爱特乐团创始人。

一星破晓,万芒纷至。贝贝用琴键不仅释放了自己,也让无数被沉默笼罩的家庭听到了希望的声音。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在深圳市民政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几位妈妈于2013年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由孤独症青少年组成的公益乐团——爱特乐团。初创时,没有资金、场地,孩子们只能集中在彼此家中轮流练习。

图片

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乐团开始建章立制、规范化运作,积极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推动设立的“爱特基金”,为乐团培训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撑,逐步解决了资金和场地难题,也使参与的孩子持续增加。如今,爱特乐团已从简单的电子琴合奏,发展到吉他、贝斯、古筝等多种乐器交响,迈进音乐原创阶段。截至目前,乐团演出超过200场,开展免费公益培训逾1400课时,惠及7800余人次,从一个等待帮助的困难群体到反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天团,爱特乐团已然成为一个公益慈善项目品牌。


“你们的每一步,都比我拿冠军更加艰难、更加了不起”

陈定,2012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冠军,很早就与公益慈善结下深厚缘分。

陈定是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体育健康大讲堂推广大使,还积极参与高校“蒲公英·绿色毕业季”“步步行善”新年网络公益行动等活动。

此次,他来到深圳,与“星星的孩子们”共赴这场“音乐与体育”之约。活动现场,他与孩子们同台合唱了《童年》《我和我的祖国》,并与家长促膝交流,整个过程让他深受震撼,也对这群孩子和公益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就像运动员不断突破极限一样,孩子们每一次登台、每一次合奏,都是在创造奇迹。而陪伴孤独症孩子成长的你们又何尝不是呢?你们的每一步,都比我拿冠军更加艰难、更加了不起。”他还表示,未来会尽己所能关心帮助孤独症困难群体,邀请更多体育冠军、爱心名人共同参与,呼吁更多市民群众共同关注。


深圳慈善组织达491家,近五年年均捐赠超98亿元

当前,全国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正如火如荼。借第十五届全运会之机,深圳推出“鹏城有爱,名人有约——深圳公益慈善项目City Walk”参访活动,邀请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体育名人走进社区、走近市民,实地探访公益慈善项目,带动、呼吁和凝聚更多社会向善力量,一起关爱帮扶“老小弱困”等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近年来,深圳慈善事业敢闯敢试,从“传统慈善”向“新时代慈善”迈进,创设并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慈展会、11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久久公益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益品牌,开创了“互联网+”“慈善+科技”等新模式。

目前,深圳慈善组织达491家,近五年年均捐赠超98亿元,连续五届位列“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列,被誉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城市,“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成为亮丽的深圳名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荣梅

图片来源:深圳民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