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完融资拼大单,智平方获面板企业千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

南都N视频APP · AI前哨站
原创2025-09-11 18:19

具身智能机器人大额订单密集披露。9月11日,位于深圳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智平方新增一笔超过1000台机器人的大单,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

2025年下半年以来,具身智能行业从卷融资进入卷订单的新阶段,多笔订单额过亿元。先是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两家共同中标中国移动一笔1.2亿元的人形机器人订单,后有优必选在9月3日披露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一项2.5亿元的采购合同——优必选彼时称这是全球最大的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但这一纪录在短短一周多内被智平方刷新。

智平方介绍,未来三年内,超1000台机器人将部署到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科股份”)的生产基地。惠科股份是一家头部的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正在寻求深交所主板IPO。

智平方称,这笔订单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具体任务场景包括PCB(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操作、OLED显示屏真空贴合、耗材管理与尾料回收等。

其中,PCB操作将作为首个示范场景。智平方称,旗下“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在端到端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驱动下,能完成不同型号、不同位置的PCB操作。智平方提供的演示图片显示,机器人搭载二指夹爪从事PCB操作任务。

图片

智平方旗下“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演示PCB操作。图:智平方

订单采购之外,智平方还将基于惠科股份的工业技术经验与产线数据,共同开发面向工业操作的VLA模型及轻量化端侧推理模型,试图让机器人能真正理解屏幕制造工艺。

智平方副总裁莫磊此前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机器人真正进入客户真实场景至为关键。没有落地使用,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产品就无法迭代;而客户也无法感受到产品的进展。归根结底,“先用起来比什么都关键”,持续提升模型能力是做好商业化的前提。

莫磊认为,工厂这类半结构化场景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落地目标,从简单的工种做起,“不要觉得不酷炫就不去做”。但智平方暂时不会考虑难度高、存在伦理风险的C端交互服务场景,也不会为了寻求立刻的商业化,去做一些门槛低、对未来发展缺乏助益的事情——比如,机器人炫技表演的商业化价值可能并不大。

记者了解到,智平方的爱宝系列机器人已进入东风柳汽、吉利科技旗下半导体企业晶能微等工厂部署应用。

针对机器人产能,智平方介绍称,年产能超千台的自有工厂已于今年9月正式投产,该工厂位于深圳。

公开信息显示,智平方成立于2023年4月,公司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曾任小鹏汽车和OPPO的首席科学家与研发高管。今年以来,智平方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最近一次是9月1日宣布的新一轮A系列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深创投单家投资超过亿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编辑:李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