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80%奖励门槛,村民纠结“选择窄、议价难、怕买亏”

南都N视频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5-09-12 14:26

房票新政对于被征收人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像亟待改善居住条件的年轻家庭,以及想为子女购置婚房的中年夫妇,都能凭借房票享受诸多实惠。以惠城区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这些实惠涵盖了每平方米最高1476元的房票奖励,以及教育、税收、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有效降低了购房成本。

村民对房票的选择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主要分为倾向选择房票和存在观望情绪两类。

部分村民倾向于选择房票。殷叔表示,他家住房需求迫切,且房票奖励力度大,基于这两个因素,他考虑选择房票。殷叔在河南岸街道生活了25年,希望继续留在当地。整个湖山村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地人,他周边的邻居也都选择了房票。

然而,不少村民存在观望情绪。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周南指出,湖山村不少村民经历过前一轮拆迁,手头已有一两套房,房票金额远超当前购房需求。村民习惯将补偿标准与周边地区房价对比,往往难以完全满意,这加重了他们的观望心态。

村民在选择房票时面临着诸多实际难题。一是房票使用比例与奖励获取问题。殷叔直言,为达到80%的房票使用比例以获取全额奖励,需精准核算购房金额,但他家的实际需求仅能覆盖50%-60%,希望房票奖励的兑付比例能更灵活一些。

冷水坑村楼下小组组长邱旋也面临类似情况,他家实际只需一套房,花不了80%的房票金额,但为了拿到奖励,只能再用房票去买商铺或者停车位。邱旋提到,有村民担心即便用足80%房票购房,剩余不足20%的款项可能不够支付装修费用,买房后没钱装修,还是住不进去。二是部分村民因征收面积小而面临困境。他们拿到的房票金额有限,能选择的户型范围很窄。三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与乡土情怀影响村民的选择。四是政策陌生感与市场担忧加剧了村民的犹豫。河南岸街道湖山村叶屋小组的叶先生坦言,惠州头一回用房票搞拆迁,这是一张纸,不是现钱也不是现成的房屋,大家刚开始都会比较难接受。他是第二波参与签约的,看到不少村民陆续接受房票,才下定决心签约,促使他作出这一选择的是家里孩子大了要住房的实际需求。

对此,有村民建议放开房票使用限制,具体包括允许房票在全市范围内流通,允许购买二手房,适当扩大变更对象范围,使政策更贴合多元化需求,让房票使用更便捷,激发市场活力。

图片

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工程机械正在拆除房屋。

大亚湾:补偿高的拆迁群众接受房票意愿程度高

2025年盛夏,大亚湾西区的房票政策正面临严峻考验。这一政策犹如硬币的两面,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大亚湾西区计划发放房票130余张,涉及金额约1.4亿元。发放房票的拆迁项目主要是新兴产业园南边片区塘横征拆项目、西区街道上田、塘尾交界片区市政民生工程项目(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塘横片区,房票政策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高额补偿款覆盖征地、房屋、留用地权益等多个方面,促使村民自愿将部分现金置换为房票。然而在西区的上田、塘尾等其他区域,同样的政策组合却遇冷。大亚湾西区街道有关负责人指出,辖区房票兑付的主要难点在于群众对房票接受度和配合度不高,且对房票兑换资金来源问题存在疑虑。

目前,大亚湾有28个房源小区纳入房票范畴,其中21个位于西区街道。群众对房票的房源库涉及哪些小区、房票涉及小区的购房价格、房票能免契税政策比较了解。但从西区的反馈情况来看,部分村民对房票的兑付和结算流程、房票的奖励细则等了解不足。

村民对房票政策抵触主要源于三大问题。一是楼市持续低迷,村民投资更谨慎,部分年长村民倾向于保留宅基地;二是住房需求饱和,多数村民已有自住房,跨区流通不畅限制了他们在惠城、惠阳等地的购房选择;三是房源结构失衡,新房期房为主的供应与村民偏好低价二手房的现实需求存在差距,加之部分家庭为子女教育已另购房产,降低了房票使用意愿。

辖区内未选择房票或还在观望的群体,认为房票购房款为备案价,购房单价较高;选择房票意味着要享受学区房的学位保障,就需将户口迁到房源地,村民不愿将户口迁出而失去集体经济成员身份。对此,大亚湾西区相关责任人表示,希望在房票跨区流通上能有更多突破,设立房票兑换专项资金以保证村民的兑付,考虑同意多种补偿款(征地款、留用地补偿款)置换房票。

仲恺:权利人盼房票补偿方式更灵活

当安置房建设现场的塔吊勾勒出城市新天际线时,青春村的拆迁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这一过程仿佛在丈量着房票创新制度与基层治理之间的微妙距离。

陈江街道青春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规模较大。该项目位于34.67公顷的土地上,分布着2个行政村,涉及810户人家,总投资额约22.99亿元,需拆除约650栋建筑物。据陈江街道城更中心的最新数据,青春村目前累计已签约49户,其中选择房票的有11户,已经开出了房票750万元。

仲恺高新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推进房票安置工作面临的关键难题,是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多年来形成的土地安置、货币兑付的传统观念,对于经历过多次拆迁的青春村群众来说,对房票政策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青春村城中村项目今年4月中旬开始推进,地处相对偏远。有村民代表表示,赔偿总额算下来偏低,折算后7000-8000元/平方米,这样价格的房票难以在仲恺中心区选购到优质楼盘。部分村民观望情绪浓厚,担心使用房票无法选到心仪的房源。

多数村民反馈,80%的房票比例过高,现金补偿比例过低。“以前鼓励村民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现在的房票主要用于买房。”陈江街道城更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在上述负责人看来,青春村城中村改造中房票的推进暂未达预期,这也是房票政策在全市推行面临的共性挑战。一方面,部分拥有多套房产的权利人倾向于现金补偿,认为房票定向用于购房可能会影响资产流动。像青春村这类经历过多次拆迁的行政村,对货币的需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村民从居住自建房到整体上楼需要一定适应过程。青春村还存在近20%户籍不在本地但有宅基地的拆迁户,对购房几乎没有需求,他们更关注房票的变现途径。有青春村村民代表表示,希望房票比例更灵活,比如使用50%-60%的房票即可享受全额奖励,提高房票的货币补偿。同时希望房票的拆票方式也更灵活,购买车位、商铺、住宅时,大件家电、家居、装修的发票也可用于冲抵。

上述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部分村民对补偿方式灵活性的诉求、老年群体对商品房持续支出的担忧,以及对房源适配性、使用便捷性提升的需求。房票办理手续相对繁琐、信息透明度有待加强,配套金融服务也有优化空间。对此,工作组建议积极探索建立房票导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现有的电子房票系统与全面的房源信息库深度整合,开发或集成网上看房、贷款额度测算、线上购房申请等便民功能,通过服务升级推动房票更好地贴合村民需求。

部门回应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安置房建设交付需三五年 房票政策可缩短至1年以内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对比以往以“政府建安置房”和“货币补偿”为主的拆迁安置方式,惠州推出的房票政策更贴合多方需求,具备三大显著优点。首先,实现被征收人补偿权益最大化。房票总价值由权益金额与奖励金额两部分构成,相较于以往单纯的货币安置或安置房安置,被征收人能获得更为丰厚的补偿。其次,安置方式更灵活。被征收人可在县区房票房源库自主选房,房源涵盖住宅、商业、车位等多种业态,能实现从“被动安置”到“主动置业”的转变。最后,被征收人安置过程更高效。传统安置办法中,安置房建设加交付周期需3至5年,在此期间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难以得到保障。而在房票政策下,安置周期可缩短至1年以内,且群众因选房自由、有奖励,签约意愿明显提升。

目前发现惠州房票安置使用群体有部分人存在质疑和抗性,主要体现在对房票价值稳定性存疑、担心房企爆雷导致房源无法交付、对政策持续性不确定上。对此,惠州从源头发力优化房票配套服务。一方面聚焦“好房子”供给,扩大优质房源选择范围,不仅覆盖不同地段、不同户型,更细分多元价格区间,同步引入第四代建筑等创新产品,满足被征收人多样化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强化“供需对接”与“流程提效”,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房企定期召开推介会,积极摸索房票资金兑付流程简化路径,例如建设线上申请与审批平台,既为被征收人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兑付服务,缩短安置等待时间。

惠州目前推行房票安置不过半年。接下来将根据县区实操反馈进一步优化适用细则。一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考虑设立房票兑付窗口,为房票持有人和房企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提高房票使用效率。二是在缩短兑付时间、提升房票兑付率方面,明确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房源提供单位网签备案后的兑付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加速完成款项支付。三是进一步全面梳理房票兑付流程,缩短整体兑付周期,提升房票兑付率。

惠城区自然资源局:将优化辖区房票使用的灵活性

惠城区自然资源局表示,房票政策在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后,展现出相较于传统安置模式的显著优势。传统安置模式存在安置房建设慢、安置房地点和可选户型单一等问题,而房票政策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被征收人可自主选择市场商品房或政府统筹房,不再局限于回迁安置房的固定房源,实现了从“等房”到“选房”的转变,选择更加灵活多样。安置过渡周期得以缩短,项目建设积极性提高,进而有效加快了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推进速度。

然而,当前房票兑付面临着一些难点和卡点,一是部分被征收人受传统购房观念及经济状况影响,购房意愿不足,对使用房票购房积极性不高。二是房票的金融属性有待加强,在部分购买改善型居住用房的情况下,银行将房票用作首付款进行贷款时支持力度不足。

惠城区将优化房票使用的灵活性,例如扩大房票房源库的范围和品类,以满足不同被征收人的多样化需求;鼓励引导房企为房票使用群体提供更大力度的购房优惠;加强政策宣传与个性化服务,通过举办购房优惠活动、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提高被征收人购房意愿;加强与银行方面的沟通协调,建立与银行的信息共享机制,鼓励推动银行针对房票使用群体提供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房票购房需求。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刘辉龙 陈实

执行统筹:杨振华 易福红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蒋奇政 李晓慧 吴方 实习生 黄素柔

制图:何欣 易福红(即梦AI)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