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赛区首个残特奥会项目举行,市一院医疗筑牢健康防线

南都N视频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5-09-12 21:45

近日,残特奥会跆拳道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这是惠州赛区首个残特奥会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3支队伍共261名运动员参赛,在4天赛程中角逐32个项目的荣誉。

为全力守护参赛运动员、现场工作人员及观众的健康安全,作为场馆医疗保障单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市一院”)组建精锐医疗团队,量身定制专项保障方案,以“专业、温暖、可靠”的服务为赛事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据场馆医疗主任、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王安介绍,本次医疗保障工作从人员配置、设备准备到应急演练均层层细化,全方位覆盖赛事健康需求。

图片

42人团队全天候值守严保设备药品安全

针对赛事保障需求,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心组建了一支42人的专业医疗团队,所有成员均具备丰富的急救经验与赛事保障经历,能快速应对各类突发健康状况。比赛期间,每天安排22名医护人员现场值守,分为6组覆盖各保障点位,并在场边重点部署资深急诊及骨科医护人员,确保第一时间响应。  

在医疗设备与药品准备上,团队不仅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除颤仪、便携呼吸机、心电图机等标配急救设备,更结合跆拳道运动易出现关节扭伤、撞击伤的特点,专门补充了大量冷喷镇痛设备、医用冰袋、关节支具、脊柱固定板及头部保护器。值得关注的是,所有赛事备用药品均经过严格的兴奋剂筛查,从源头保障运动员用药安全,杜绝兴奋剂风险。

图片

多轮培训+实战演练打磨应急保障硬实力

为提升保障精准度,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提前组织医疗团队开展多轮专项培训与实战演练,内容涵盖运动损伤精准判断与处置、反兴奋剂规范操作,以及残疾人运动员特殊沟通技巧与针对性救护方法。团队还模拟了运动员重伤、观众突发急症、心脏骤停等多种高风险应急场景,反复检验指挥中心、医疗点、急救救护车与定点医院绿色通道之间的联动衔接效率,确保各环节高效响应。

“团队今年6月参与残特奥会跆拳道测试赛保障,积累了实战经验,确保赛时响应更快、处置更准、协作更顺畅。”李王安说。

定制化保障暖人心守护残疾人运动员逐梦路

考虑到跆拳道比赛强度大、对抗性强的项目特性,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了多项保障措施:在赛场边设置2个专属医疗组(每组配备1名医生+ 1名护士),紧贴比赛区域实现“秒级响应”,第一时间处理赛场突发损伤;针对关节伤、骨折、颅脑撞击等风险,配齐护膝、护踝、冰敷袋、脊柱板等专用防护与急救设备;建立“急救绿色通道”,若运动员需转诊治疗,可快速转运至定点医院,同时同步启动多学科专家会诊,为救治争取黄金时间。

在残特奥会专项服务方面,场馆医疗点已完成无障碍改造,方便轮椅运动员、视障运动员等群体通行;配备专业手语翻译与假肢专家,随时为有需求的运动员提供沟通支持与器械检查服务;针对视障运动员、轮椅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了专属引导流程与转运预案,并通过多轮沟通技巧培训,确保医护人员能为运动员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

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保障团队已全面进入实战状态,全体成员坚守岗位、严阵以待。“整个团队已全面进入实战状态,力争让每一位选手都感受到‘专业、温暖、可靠’的医疗保障。”李王安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