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佛山在大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中锚定目标不放松,连续两年斩获省级“百千万工程”考核优秀等级。不久前,在“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5”会上,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公布“2025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佛山五区均榜上有名,其中,顺德区再次位居“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榜首,至今已十四连冠。
电力,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有效落地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据统计,“十四五”期间佛山电网投资超250亿元。“十五五”期间,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佛山供电局”)聚焦“再造一个新佛山”部署、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乡村产业升级等,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预计“十五五”电网规划投资超400亿元。
佛山南海供电局狮山供电所运维人员正在兴贤社区珠江村开展低压线路巡视。(林咏菁 摄)
流程简化 电网建设跑出“加速度”
8月11日,佛山市电网工程“拿地即开工”行动启动暨220千伏紫东(芹水)输变电工程开工仪式在高明区明城镇步洲村举行;8月28日,佛山市首宗“竣工即拿证”变电站——110千伏新旺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自佛山市政府发布推动电网投资倍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来,佛山电网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电网网架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有效提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交通主轴,珠肇高铁通车后将实现广州至珠海1小时通达,其高明东牵引站的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着高铁运营安全。220千伏紫东(芹水)变电站建成后,将成为珠肇高铁高明东牵引站的“动力心脏”,同时将重构区域电网格局,填补高明东中部北面约20万千瓦负荷缺口,为周边的交通装备产业园等园区的招商引资和后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110千伏新旺变电站是三水区2025年投运的首座变电站。作为“千亿工业大镇”乐平镇新的电源布点,新增总容量12.6万千伏安,将为大同湖高新产业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撑,助力佛山北向战略有效落地。
科技赋能 乡村供电质量再提升
“过去抢修在‘握手楼’间难施展,耗时又影响居民用电。”佛山禅城供电局城区供电所副所长何智祥的感慨,道出了传统城中村电网运维的困境。禅城区村尾村仅0.63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着1.6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与23万平方米工业建筑,电力需求持续攀升,变压器重过载、线路老旧导致的停电问题时有发生。
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难题,佛山禅城供电局以实效为导向,创新“分散式电源布局”策略,通过中小型并网发电机、架空线快速接入装置等装备,对中心城区台区分支线路实施“化整为零”保电,搭配一揽子全保电技术与“一张图”统筹调度,实现施工与供电“两不误”。
7月底,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西江村的一座银灰色流线型太空舱样式的建筑——西江村配电房正式投入运行,将担负起为周边三千余户居民及商户供电的重任。该配电房采用标准化土建基础、舱体工厂化预制、现场模块化安装技术,仅用3小时即可完成现场吊装,传统现浇式电房建设需耗时至少两个月。
“哨兵”预警系统投入运行,成功构建“预警-抢修-治理”全链条保障机制,为禅城用户筑牢清凉防线。(杜萱 摄)
优质服务 乡村产业升级新业态
在今年佛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顺德区龙江镇成功入选实绩突出镇街。作为中国家具设计与制造重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龙江镇是顺德唯一列入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的镇街。
今年3月,精一股份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在龙江东涌落成,计划打造集智慧办公、产品展示、数字化工厂、研发培训于一体的智能化高端生态产业园。面对园区迫切且个性化的用电需求,龙江供电所采用在原址直接增容的方式,将接火送电时间压缩到24天,分两期共增容2050千瓦,并将基础供电服务和延伸服务产品进行深度整合,协助精一家具完成装机总容量2.64兆瓦的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同时,龙江供电所协助打造“公园里的厂企”,创新推出增值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包含光伏、储能、充电站等在内的一站式用电用能规划方案,推动绿美厂区建设。通过协助弘亚数控、南兴天虹果仁、居家每刻等打造绿美示范厂区,将工业生产与文旅发展有机结合,推动“花园工厂”建设,助力发展工业旅游新业态。
作为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之一,南海区狮山镇着力推动设施建设、产业协同与风貌提升。佛山南海供电局紧密对接狮山镇发展需求,全力推进新时代电气化村建设,助力产业转型与人居环境提升。以兴贤社区为例,狮山供电所组建40余人专项工作组,系统排查出低电压、设备老化等92项问题,通过“一人一事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的机制高效推进整改。为支持产业升级,狮山供电所还主动规划电力配套,在“风梅岭”智造创新园周边新建 3个变压器,预留5000千伏安容量,服务未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
龙江片区不停电作业现场。(王晓萌 摄)
通讯员:佛山供电局 弗甸暄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