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祐医院“带呼吸机进舱”破局,为危重患者点亮 “醒” 望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5-09-13 11:57

数十位危重患者被平稳推入白色氧舱,其中多位患者仍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舱门缓缓关闭,一场与时间抢夺意识的“持久战”开始了。

“在以前,带呼吸机的患者去做高压氧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对一部分患者来说,就创造出了一个获得良好愈后的关键机会。”和祐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超解释说。在ICU,许多患者因严重脑损伤、缺氧或长期昏迷陷入“慢重症”状态,高压氧治疗(HBO)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可通过提高血氧供应,促进神经修复与脑功能恢复。但由于此前呼吸设备无法进入高压氧舱,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往往错失促醒的“黄金窗口”。

如今,这一技术瓶颈被突破。和祐医院危重病高压氧与昏迷促醒中心已成功开展“带呼吸机进舱”高压氧昏迷促醒治疗,成为佛山市较早系统将该技术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治疗的医疗机构之一。

生死竞速:

从 “呼吸受限” 到 “生命续航”

8月25日,患者曾先生正式在和祐医院开启带着呼吸机的高压氧治疗,这是他心脏骤停昏迷后的第39天,也是他距离“苏醒”最近的一次机会。

时间回溯到7月16日,曾先生像往常一样在晨跑,突然眼前发黑倒地,经心肺复苏后送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随后,缺血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让曾先生陷入深度昏迷。随后的一个月里,他经历了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依赖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维持循环,呼吸机成了维系生命的“绳索”。8月21日转入和祐医院重症医学科时,曾先生被诊断为“睁眼昏迷状态”,医生坦言:“当时患者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错过黄金时间他可能永远醒不过来。”

图片

和祐ICU团队从院外接诊曾先生。

“传统高压氧治疗是昏迷患者的‘救命稻草’,但呼吸机是道绕不开的坎。”徐超道出行业痛点。高压氧治疗不仅可提高脑组织供氧、减轻脑水肿、加速神经功能恢复,也能有效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普通呼吸机无法承受高压氧舱内的特殊环境,往往只能眼睁睁看着1个月的促醒黄金期流逝。

和祐医院的突破,亮点在于“舱内专用呼吸机”的引入。“这不是简单把病房里的呼吸机搬进舱内,而是针对高压环境重新设计的系统。”据介绍,在和祐的ICU中,患者还配备呼吸治疗师一对一陪舱,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及时调节。

多学科护航:

从 “单一治疗” 到 “综合促醒”

“带呼吸机进舱”的背后,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多学科协作体系。

针对复杂病况患者,和祐医院危重病高压氧与昏迷促醒中心通过联合多学科团队(重症、神经、康复、中医等),并综合运用神经调控、神经刺激、康复训练、中医针灸及靶向药物治疗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促醒“专班”。

曾先生的治疗方案,就是这套体系的典型样本。转入医院后,ICU 团队首先解决的是“维稳”,在循环初步稳定后,团队果断把握治疗时机,于8月25日成功撤离IABP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启动了在呼吸机辅助下的高压氧昏迷促醒治疗,同步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神经电刺激、中医康复等综合促醒方案。

经过系统、全面的积极治疗,曾先生的情况持续向好。8月31日,曾先生成功脱离呼吸机,实现了自主呼吸,意识状态显著改善,从昏迷状态进入最小意识状态,现已能够偶尔与家人进行短暂而有意义的眼神交流。

图片

最关键的是“把控时机”,启动“带呼吸机进舱”后更要时时守护“安全”防线。呼吸治疗主管技师任宇基称“呼吸科也是多学科合作重要的一环,人工气道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管理都由我们来进行统一管理,当微重症的患者状态稳定后,我们也会给他们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对于家属而言,和祐医院在ICU环境中创造“24小时家属陪护”制度,更是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同时,医院还提供由重症医护执行的院外危重患者转运服务,配备专业监护型救护车,切实缓解家属的后顾之忧。

“醒” 望之光:

从 “技术探索” 到 “普惠患者”

哪些患者适合接受高压氧治疗?

和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常平介绍,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后脑缺氧、重度脑外伤、一氧化碳等中毒所致脑损伤、脑出血或脑梗死后长期昏迷,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据数据显示,早期接受高压氧干预的患者中,77.8%身体机能获得显著改善。

图片

当前,和祐医院的高压氧舱专用呼吸机,实现了生命支持设备与高压氧治疗的无缝对接。该中心配备了24位三舱七门大型氧舱群,可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全程呼吸支持,由重症医护一对一陪舱,实时精准监控生命体征,最大限度确保治疗安全。

在费用方面,徐超介绍:“只需支付使用设备的钱,其他的额外收费都没有的,费用都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仅二十多元一小时。”

据悉,目前该中心已面向社会开放接诊,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且意识障碍、颅脑损伤术后昏迷以及伴有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后遗症的患者。

和祐医院危重病高压氧与昏迷促醒中心

24小时接诊电话:18566836361、18665000901 

 

参考文献:

【1】桑艳霞,李燕,刘桢干,等. 高压氧治疗时机对颅脑创伤患者疗效及脑血流速度、垂体功能的影响[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2,29(5):615-619. DOI:10.3760/cma.j.cn311847-20210721-00211.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倩  实习生 芦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