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保护新规出台,向网贷助贷平台发出哪些警示信号?

南都N视频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09-14 17:35

2025年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显示,《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下称“《金融消保新规》”)正式印发,将参照七大标准,对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五级分类,并给予对应的奖惩措施,最严重者可能被暂停业务。

南都N视频记者同时注意到,《金融消保新规》虽未提及网贷、助贷平台,但对这些行业而言,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图片

接棒四年前规定,网贷平台值得重视

《金融消保新规》显示,由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根据日常监管和其他相关信息,对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和整体状况作出年度综合评价。

消保监管评价对象则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由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监管的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

信用卡中心等持牌专营机构参照一级分支机构进行消保监管评价。

政策性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再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组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明确不作为消保监管评价对象。

同时,截至评价年度末,开业不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金融机构不作为消保监管评价对象;不开展个人业务或者个人业务占比较小的金融机构,可不作为消保监管评价对象。

虽然未直接提及网贷助贷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消保新规》替代的是《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银保监发〔2021〕24号)(下称“《2021年规定》”)。

而在2021年7月16日,《2021年规定》的答记者问上,有关部门负责人主动提及,“持牌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中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各种乱象,比如暴力催收、息费定价过高、向未成年人放贷、泄露客户信息等。”并强调,《2021年规定》针对互联网平台消保乱象,以及金融产品过于复杂、多层嵌套等问题,设置合作机构管理、消保审查等指标,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合作机构的消保管理。强化消保审查,风控关口前移,防止产品“带病”上市。

以此来看,刚刚发布的《金融消保新规》,网贷助贷平台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五级分类评分,最严重可暂停业务

此次《金融消保新规》给出的消保监管评价要素包括“体制机制”“适当性管理”“营销行为管理”“纠纷化解”“金融教育”“消费者服务”“个人信息保护”7项,与四年前的“体制建设”、“机制与运行”、“操作与服务”“教育宣传”“纠纷化解”和“监督检查”6项要素相比,内容更加凝练、丰富、细化,且将“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单独强调。

消保监管评价采用指标得分、要素得分、总体得分、评价结果四种方法,总分100分,分为5个等级,2级和3级进一步细分为A、B、C三个档次。

90分至100分为1级;75分至90分为2级,其中,85分至90分为2A,80分至85分为2B,75分至80分为2C;60分至75分为3级,其中,70分至75分为3A,65分至70分为3B,60分至65分为3C;45分至60分为4级;45分以下为5级。

根据评价结果,1至5级分别对应领先水平、中等水平、偏下水平、落后水平、严重落后水平,金融监管总局会对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双向激励,有奖有罚。

一方面,对于评价结果为1级、2A级的金融机构,可适当降低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现场检查频率、优先选择或推荐参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试点,给予正向激励。

另一方面,对于其他评价结果的金融机构,可能进行窗口指导、现场通报、监管谈话、下发风险提示函、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内部问责等多种监管措施。

评价结果为4级的机构,在整改措施不力或到期仍无明显整改效果的情况下,开办新业务、增设分支机构等会受到影响。评价结果为5级的机构,还可能被责令暂停相关业务,直接负责人可被责任追究、可被责令调整有关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等。


一年一次,评价分为四个流程

从评价程序来看,消保监管评价周期为一年,评价工作原则上应于下一年度3月中旬前完成。评价期间为评价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消保监管评价程序包括方案制定、机构自评、评价实施、结果反馈、档案归集等环节。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应在金融机构自评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信息,客观分析评价,分为四个具体程序实施。

第一,信息收集。收集对象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督查调查、信访及消费投诉处理情况、相关问题整改情况、行业组织等相关机构关于行业服务质量的评测情况等。第二,初评。在初评过程中,必要时,可以通过现场调查、抽查、监管会谈等方式进一步掌握情况。第三、第四分别是复评与审核,结果与此前环节不一致的,应书面记录并阐明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工作结束后,发现被评价金融机构在评价年度内存在以下情况的,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可视情形对消保监管评价结果进行调级调档,派出机构应将调整情况逐级报送上级监管机构。

一是存在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导致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二是报送监管的数据以及相关材料严重不实,或存在严重造假;三是监管机构认定对金融机构消保监管评价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其他重大事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缪凌云

编辑:甄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