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9月13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首席专家崔凡以《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 打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在他看来,利用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是应对当前形势的根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首席专家崔凡。
崔凡分析认为,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兼具超大规模经济体和内需潜力双重优势的只有中国。按照规模经济贸易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一国的比较优势会偏向于规模经济型产业。
何为规模经济型产业?崔凡表示,形成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是固定成本,而固定成本中最重要的是研发成本,研发成本投入越高,学习效应越强,越可能形成规模经济。换言之,创新密集型产业往往是规模经济型的产业。
崔凡分析认为,一国内需越大,其在规模经济型产业,也就是创新密集型产业上越能够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产业越会成为其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
“另外,内需与外需之间往往具有互补性。”崔凡说,当一国的内需足够大,其在规模经济型产业中就可以占领更多的外需。所以我国当前要打通内循环的堵点,建立国内的统一大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在扩大开放方面,崔凡表示,美国内循环再大,如果通过关税把自己封闭起来,其国际竞争力也会出问题。中国如果不能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的规模经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出问题。
崔凡最后谈道,未来十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十年。利用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是我国应对外部挑战的关键。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