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企业和居民对未来有信心?专家呼吁短期货币政策要发力

南都N视频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5-09-15 11:45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9月13日,第九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人民周刊》杂志社、上海财经大学财税投资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联合主办。

图片

9月13日,第九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此次的会议主题是“扩大内需,应对挑战”。如何扩内需?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赵静梅从货币政策浅谈了一些看法。她表示,短期内,货币政策应该做好预期管理,让企业和居民对未来有信心,企业和居民对未来有信心,他们才会去投资、消费。

赵静梅谈道,悲观预期是可以自我实现的。如果企业和居民对未来没信心,他们就不会去投资和消费,那么投资和消费这两驾拉动经济的马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出口再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经济指标就不会乐观。讽刺的是,那些持悲观预期、当时不愿意投资、消费的企业和居民又会庆幸地说“还好我当时没有投资和消费,我当时的预测是对的”。

“但是大家忽略的一点是,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个持有悲观预测的人,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个经济上的悲观结果,所以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一定要做好预期管理。”赵静梅说。

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做好预期管理?赵静梅举了一个例子:1987年,美国出现股灾,时任美联储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发表了一次声明,声明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美联储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今天重申其愿意充当流动性来源以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这与其职责相符”。发表声明的第二天,股市恢复平稳。

“很多人也会问,是不是因为股市本来就应该平稳?但如果格林斯潘没有发表这样一段声明,结果股市狂跌了,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理由去解释美国的股市为何狂跌。”赵静梅说,可见预期管理的重要性。

赵静梅认为,扩大内需,应对挑战,短期内,货币政策要把预期、信心做起来;中期来看,货币政策要想办法联合财政政策去修复地方政府、企业、老百姓、资产代表的信心;长期来看,要坚持改革和开放。

 

编辑:梁建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