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机器人“选秀”,不拼技术拼贴心!谁能上岗老人说了算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9-15 16:30

近日,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暨“兴业银行杯”首届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开幕,吸引近百家中外企业携200余款康养机器人同台竞技。

大赛以“智能科技助力养老服务”为主题,由深圳市委老干部局、深圳市民政局等部门指导,兴业银行冠名,深圳市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会与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展现人工智能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彰显深圳在智慧养老赛道上的先发优势与战略纵深布局,勾勒出“科技赋能银发经济”的清晰路径。

大赛征集项目涵盖智能照护、智慧陪伴、智能监测、健康促进、智慧文娱5大类,细分为移动助行、大小便护理、智能助浴、中医理疗、棋牌游戏等15个支类,基本覆盖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创新在于打破传统科技赛事评审模式,由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面向四级分校组织推荐120余名“乐龄体验官”,并联合50家“投融资机构”共同组建赛事评审团队。

“我们不在乎技术多么先进,只关心它是否真的能解决我们老年人的实际问题。”72岁的张先生作为“老龄体验官”告诉记者,“比如这个助浴机器人,不仅要安全稳妥,还要保护我们的隐私和尊严。”

图片

投资机构代表王先生指出:“我们从市场潜力、成本控制和规模化可能性评估项目。许多技术优异的产品因成本过高难以商业化。”为解决该痛点,大赛提供多维度支持:获奖项目可入驻重点产业园享受租金减免与政策扶持;优先纳入50余家投资机构关注名单;通过“展赛联动”直接对接采购与消费端。这种评审机制和创新支撑体系,推动参赛项目实现从“专家认可”到“市场认可”、从“技术冠军”到“市场冠军”的跨越式转变。

图片

大赛与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形成“展赛联动”独特模式,有效打通创新展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链条,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

大赛中,近百家企业集中展出超百款产品,涵盖高端精密机器人及轻便适老设备,充分展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产生乘数效应:人机交互更情感化,自主决策更精准,推动康养产品从“功能工具”全面升级为“智慧伙伴”。叠加深圳市在财政、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城市本身具有的开放、包容与创新特质,深圳已成为康养机器人技术迭代、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拓展的重要沃土。

为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本届大赛设置了“十佳用户欢迎奖”“十佳市场潜力奖”“十佳技术创新奖”“十佳应用场景奖”“十佳人文关怀奖”,以及“金银铜奖”和“优秀组织奖”。各类奖项设置既聚焦技术创新的硬核实力,更凸显用户体验与市场需求的核心导向,旨在全方位推动银发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落地与产业化深度发展。

图片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技术创新已成为产业布局的核心支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要求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智能设备。2025年工信部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各地也将发展人形机器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长三角聚焦医疗机器人、珠三角侧重服务机器人、成渝深耕工业机器人,形成差异化的区域布局。

在此背景下,深圳凭借齐全的制造业门类与强大的配套能力,选择以“康养机器人”作为切入赛道,不仅响应国家战略,更依托本地22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及完整产业链,构建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展现出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与战略纵深。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陈荣梅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