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广州社区慈善与医疗慈善政社(政企)协同座谈会在广州举办。来自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广州市民政局、人社局、卫健委、医保局及水滴公司等众多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水滴公司参与本次会议,并分享了“水滴共助”实践案例。
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卫健委、广州市医保局,以及水滴公司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探讨慈善事业与基层治理、帮扶救助的协同发展路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会上高度评价了广州市在慈善事业上的领先地位,特别是社区慈善的创新实践,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期待广州能成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创造可复制的经验,推动全国慈善事业迈向新高度。
当天,郑功成等还到番禺区石碁镇等地进行了慈善专题调研,了解慈善工作开展情况。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水滴共助”项目,该项目作为水滴筹被民政部指定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后的首个政社合作项目,标志着政府救助与个人求助深度衔接的新模式。
沈鹏指出,“水滴共助”依托广州市民政局“穗救易”救助服务品牌,结合水滴筹的产品服务能力,专为广州市户籍内因病导致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较大的重病患者及有特殊就医需求的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救助。
“水滴共助”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救助服务的精准对接。
线上,依托“穗好办”平台,患者只需“一键”即可申请救助,极大地简化了申请流程;线下,则以“穗救易·共助空间”为载体,建立专业的救助服务团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上门服务,确保救助措施精准落地。
自项目启动以来,已成功为11名重病困难群众和10名有其他特殊就医需求的群众发起救助,累计筹集帮扶资源近30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的医疗负担。
水滴公司在医疗慈善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限于广州。此前,在浙江、海南省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水滴公司已成功共建“缙情帮”“海惠帮”等区域集成救助服务平台,为政社衔接救助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沈鹏表示,未来水滴公司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深化与民政、医保、卫健部门及医院的合作,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扩展服务边界,为更多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随着“水滴共助”项目的深入实施,水滴公司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化医疗救助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医疗慈善事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贡献了企业力量。
编辑: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