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专访陈平原:希望潮学成果评选这个事情,能长期做下去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9-16 18:39

南都讯 传承、传播潮州文化,表彰贤者、激励后学。今年8月,第二届“潮学终身成就奖”“潮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正式启动。

“越是边缘的学问,越要表彰。”日前,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陈平原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据介绍,潮州文化研究院设立至今已有4年,在学术研究、机构建设、学术集成和奖项设立等方面成果丰硕。

图片

谈及设立“潮学终身成就奖”和“潮学优秀成果奖”的初衷,他表示,是为了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在潮学研究领域中取得更多的突破,这也有助于推动潮学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希望这个事情能长期做下去。”

第二届“潮学终身成就奖”“潮学优秀成果奖”评选,9月底截止申报

2021年9月,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整合校内外潮学资源和研究力量,设立潮州文化研究院。陈平原担任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陈平原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近年来,潮州文化研究院在学术研究、机构建设、学术集成和奖项设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致力于推动潮州文化研究走向更广泛的学术视野。

“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他表示,设立“潮学终身成就奖”和“潮学优秀成果奖”是为了表彰贤者,激励后学,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在潮学研究领域中取得更多的突破,也有助于推动潮学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23年,首届暨南大学“潮学终身成就奖”“潮学优秀成果奖”颁发。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詹伯慧、潮州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曾楚楠和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杨方笙获得“潮学终身成就奖”;中山大学教授吴国钦、广东潮剧院戏剧研究者林淳钧等人获得“潮学优秀成果奖”。

今年8月,第二届“潮学终身成就奖”“潮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正式启动。陈平原介绍,广东省社科联对潮州文化传承创新比较重视,本届评奖活动,由广东省社科联做学术指导;除了评审委员会之外,本届增设了学术委员会,由广东省社科联和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领导组成,负责指导评奖活动开展。

奖金额度没有变化,但在奖项数量方面也有调整。首届“潮学终身成就奖”评选了3名,本届拟评选2名,奖金10万元/人;优秀成果奖首届评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本届拟评选一等奖3项、奖金3万元/项,二等奖5项、奖金1万元/项。

此外,在申报要求上,本届优秀成果奖参评论著(含重版重印)的公开出版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5年7月。接收材料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

“之前关注‘筚路蓝缕’,今年更关注学术成就质量。希望能通过此次评选,把好的著作、好的学者挑选出来。”陈平原说道。

树立精神标杆,《潮学集成》将于今年内正式出版发布

据介绍,自2022年以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暨南大学联合设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潮州文化研究专项”,由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资助并进行管理。该专项旨在发掘潮州文化价值,激活潮州文化生命力,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软实力转化为建设广东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动力,促进大湾区文化建设。

“该专项每年资助多个省部级项目,累计已立项73项,为年轻学者提供重要科研机会,提升了潮州文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力。”陈平原说道。

近年来,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整合校内外潮学研究力量,在潮州文化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立潮州文化传承传播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此外,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包括陈平原在内的二十位学有专长的名家,历时三年编纂的《潮学集成》将于今年内正式出版发布。该著作将从学术史立场,精心选择晚清以降国内外有关潮学的研究成果,分历史卷、方言卷、思想卷、民俗卷、文学卷、戏曲卷、美术卷、教育卷、文献卷、海外潮人卷等十个专题,各自单独成书。

“这既是一种知识积累,也是一种学术表彰,更是一种精神标杆。”陈平原表示,希望大家了解潮州文化研究的学问,也希望年轻一辈跟着往前走,“找到榜样、避免重复”。

附:《第二届“潮学终身成就奖”“潮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公告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